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翕
张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65
  • 关注人气:4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满养生:未病先防

(2015-05-21 16:35:17)
标签:

健康

文化

分类: 健康养生

小满养生:未病先防

 

骄阳渐满谷渐丰,

夏麦挂浆待天成。

早起早眠阳益壮,

防湿健脾远阴浓。

清心祛暑调情志,

和胃养阴口莫臃。

未病先防安度夏,

顺时顺气乐无穷。

——《健康之家》二十四节气养生诗之小满

 

“满招损,谦受益”,满这个字,给人一种戒心,让我们在等待丰收的同时,心存谨慎。做人如此,养生更是如此。

 

小满节气真正的夏天终于来了,天气明显闷热,气候越来潮湿,中医“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在这个节气当中体现尤其明显。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并提出人类必须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要想做到“未病先防”,需得从三个方面注意。

 

健脾袪湿、生津止渴

小满养生的第一要义就是防湿邪。

防湿邪,首先要知道湿邪是怎么来的。湿邪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防湿邪,也从防内湿和防外湿两个方面入手。

防外湿,要注意保持起居环境的干燥,洗澡后注意擦干身体和头发,特别是腋窝,脚腕等处,一定要注意擦干。

防内湿,却首先要避免外湿入风。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引起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令人的运化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内湿。

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脾健则其升降运化功能得以恢复,有利于行水利湿。

夏季闷热潮湿,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但应注意,因苦味食物能泻能燥能坚,所以不宜多食。又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

 

清心祛暑、升阳降浊

同样出于天人合一的主旨,于五行来说,夏季属火,归于五脏,夏属心,所以小满时节二重养心。

养心一重情志,二重饮食。

于情志来说,夏季人比较焦躁,易心烦意乱,易失眠,所以此时最好做到情志调畅、心神和缓。

饮食方面,适宜养心的食物非常丰富,有黄瓜、樱桃、西红柿、土豆、海带、鲫鱼、皮皮虾、草鱼和芹菜等,这些食物看似有荤有素,其实它们都有一个特点:性平,非常适合夏季的“清”与“补”。

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人们在夏天应吃寒凉、味酸食物,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不过生冷不宜过度,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清晨适当地活动身体,有助于阳气的保护,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

 

和胃养阴、补气益阴。

脾胃为后天之本,小满时节应注意调整脾胃,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对提高身体素质是大有好处的。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

豇豆味甘、咸,性平,入脾、胃经,是小满养生的理想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胃补肾、调和五脏和控制消渴的功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