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天“上火”别硬浇

(2014-12-18 13:35:37)
标签:

健康

文化

分类: 健康养生

冬天“上火”别硬浇

 

冬天是一个容易“上火”的季节。有些朋友,一旦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或者便秘等症状“上火”的症状,不问青红皂白,急着吃清热泻火的药,什么大黄、黄连、黄柏、连翘、金银花,再不弄清剂量,这是对身体非常不利的,因为泻火药多苦寒,乱用误用泻火药,会生寒损阳,导致阳虚体寒,体质下降,甚至身体的各项机能减退。

《健康之家》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张厂大夫,告诉我们冬天“上火”一定要辨清原因,通过“达”“滋”“温”“引”四种方法调理身体,而不是硬泻、硬浇。

冬季夜里应该属于阳气收藏的时候,中医常说气有余便是火,这个气指的就是阳气。如果睡眠时间过晚,阳气藏的就会不好,就会浮越于外,相对来说在外的阳气处于有剩余的状态就容易产生上火的表现。这种火要避免过用寒凉食物,过用寒凉食物则会产生阳气不足的状态。阳气不能在身体内正常地方贮藏而产生的火,因而久而久之就会损伤我们的阳气。

具体说,中医通过“达”“滋”“温”“引”四种方法平衡我们的身体。

1.    达,中医讲:“肝经气结,五郁相因,当顺其性而升之。”对于工作或生活压力大、或生气等原因引起肝气郁滞而引起的肝火,当用舒肝理气的畅达之法。此时用逍遥散,可解除肝气郁滞,而肝火自平。

2.    滋,就是滋养,滋养即是补阴。由于思虑或色欲、或劳累过度,损伤了肾中的真阴,而导致虚火上炎,此时需要补充肾阴,补肾阴的利器是六味地黄丸。

3.    温,我们看上去是火在外发泄,其实是火不足而浮于外。所以我们要用温的办法来达到阴阳平衡,阳守于内。可能很多人会有过在过度劳累之后身上感觉特别的燥热,累了一天反而感到很兴奋地表现,因而选择一些补气的药物反而能会缓解这样的状态。所以在饮食上我们可以选择像黄芪炖鸡,家中如果有西洋参的朋友也可以选用西洋参进行调理对这种状态是非常有帮助的。

4.    引,即引火归元,具体说来就是将上浮的虚火,通过温补和滋养的中药消下去,需要引火归元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色欲所伤的多,七情伤久了,进一步损伤肾阴,也可形成虚火上浮。此时表现为不易入睡,或两颧发红,眼干口干,头发干枯或脱发。此时需要用八味丸(也叫桂附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调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