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庸小说中的刻板效应

(2017-09-15 06:39:37)
标签:

心理学

《射雕英雄传》

分类: 心海沉浮

一位名叫马丁·凯蒂的心理学家心生好奇,他知道鳄鱼是一种十分迅猛而有力的动物,但是他想知道它们是不是也有耐力和韧性。于是他把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一个小箱的两端,中间用一个厚厚的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第二次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再也不进攻了。

 

这时候,他将两者之间的隔板拿开,奇怪的是鳄鱼像是死去了一样,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他放弃了所有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这条鳄鱼的死让他感到十分震惊,他没有想到,一个外表看起来如此强大的生命竟然会如此地没有耐力,或者说如此经不住考验。

 

从上面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也经常会与鳄鱼犯同样的错误。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来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金庸小说中,有一个典型的“刻板效应”的案例,发生在《射雕英雄传》中。

 

郭靖黄蓉二人来到铁掌峰,意欲寻找岳飞的《武穆遗书》,意外地在山上偷看到裘千仞练习铁砂掌。在这之前,裘千仞的哥哥裘千仗就在归云庄上邂逅郭黄二人。由于与弟弟长相极为酷似,但功夫却远远不及,裘千仗就经常用一些小伎俩伪造成盖世神功来欺骗别人。不想在归云庄上,他的各种“表演”被揭穿,从此贻笑大方。然而,此刻练功的却是真正的裘千仞,他察觉到郭黄二人的到来,并出来给了黄蓉势大力沉的双掌。黄蓉满以为又是裘千仗吓人的把戏,居然不闪不避。幸亏郭靖发觉不对,及时出掌挡驾。饶是如此,黄蓉也被掌力所震,奄奄一息。

 

即便是黄蓉如此聪明的人物,也难以避免地用老眼光看待事物,刻板效应的力量,实在是不可小觑。

 

生活中,我们往往凭着对一个群体的印象,就用经验来判断这个群体里的每个人。譬如老师都是德高望重,教书育人;医生都是一丝不苟,富有爱心;商人总是重利轻义,唯利是图等等。

 

这样的看法本也无可厚非,但每个群体里的个体,又不会完完全全相同,需要我们细心观察,长期接触才能得住客观公正的判断。用辩证的眼光来看问题,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克服“刻板效应”带来的弊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