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重阳节 |
分类: 随笔 |
古时,重阳节活动很丰富,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明代皇宫自九月初一起吃花糕,九月九日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寿山登高。民间百姓也争相效仿,每逢重阳,人们便带上酒具、茶具到香山或灵显宫,报国寺的高阁上饮宴坐乐。
清代,北城居民多到真觉寺五塔金刚宝座台上登高。南城居民多到左安门内法藏寺弥陀塔去登高。此外,游人较多的是阜成门外钓鱼台。由于重阳节之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所以人们称此举为"辞青"。
登高,"辞青"时,照例都要野餐,主要是以松枝,松塔烧起火来,围坐一起吃烤肉,饮白酒、菊花酒助兴。文人墨客有即兴吟诗作词者。
民国以后,这种风俗逐渐淡薄,至三、四十年代,只留下老人们的传说,民间并无实际活动。重阳前后,民间仅留下了吃烤羊肉,涮羊肉和吃花糕的风俗。
前一篇:胸痛不一定就是心绞痛
后一篇:今天是世界骨质疏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