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古代史的缩影(一)

标签:
陕西镶金兽首玛瑙杯大唐不夜城鹦鹉纹提梁银罐旅游 |
分类: 游记 |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由国家投资建成的,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也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于1991年6月对外开放。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很有地方特色。博物馆的建筑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地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
博物馆珍藏了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万件(组) ,馆藏文物集中了陕西地区近几十年来出土的各类文物37万余件,它们大都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特别值得珍视的精品,如商周青铜器、历代陶俑、唐代金银器以及唐代墓室壁画等。在这些精品中,仅国宝级文物就达18件(组),一级品更是多达794件(组)。
博物馆共三个展室,一个专题展览厅位于序厅西侧,主要展出的是,陕西青铜器珍品展和陕西历代陶俑。博物馆的三个展厅,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11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同时陕西古代史也是中国历史的缩影。
我们游走山水景观时,是用眼睛欣赏自然风光旖旎秀丽,但文物更多的是她背后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需要用心去体会!博物馆内的每一件藏品,都有其历史故事。都是留给后人的一部厚重的史书。
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我一个人参观边走边拍照,保护好文物也是我们每一位游客责无旁贷的责任,拍照的时候没有用闪光灯,加之秋云的水平有限,部分照片很不清晰,还有好多的照片没有记住其名,拍照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问题,有好多经典文物没能拍下来,朋友们别嫌弃,随着秋云的镜头欣赏这部古代史的历史画卷。
羊首勺,1977年陕西清涧县解家沟出土。
通长17.5cm,勺深4.8cm,勺径9.5cm
挹酒器,勺体圆形,深腹。勺柄端作一羊首,角大而后下曲,双目圆睁,柄面扁平,前立一小羊,小尾后竖,作惊慑之态,羊后立一虎,作张口垂涎。
四足鬲,1981年陕西城固县出土,通高23.5cm,口径21cm。
烹饪器。直口,宽沿外折。鼓腹分为四裆,形成四个袋足,颈部饰雷纹,腹裆饰兽面纹。整体形体独特,目前尚无他例。
牛尊,1967年陕西歧山县贺家村出土。
通高24cm,长38cm,腹深10.7cm。
盛酒器。整体作牛形,身体浑圆,头部较大,吻部平,开一小流可倾酒。背有方盖,上立一虎。整体造型简练,手法夸张。
鹦鹉纹提梁银罐,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高24.2厘米,口径12.4厘米,足径14.3厘米。大口,短颈,腹圆鼓,喇叭形圆足盖,锤击成型,花纹平錾,纹饰涂金,鱼子纹地。腹两侧均以鹦鹉纹为中心,四周绕以折枝花,形成圆形图案。盖顶中心为宝相团花,周围饰葡萄、石榴和忍冬卷草纹。盖内有墨书两行:“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
镶金兽首玛瑙杯,重量级国宝,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长15.5,口径5.9厘米。选材精良,巧妙利用王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秘色瓷
鸟盖瓠壶
舞马衔杯纹银壶,高14.3厘米。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
此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舞马衔杯纹则印证了唐玄宗时曾驯养良马随乐起舞的历史记载,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这个壶还有一段故事:壶上的舞马是西方少数民族送给唐玄宗生日的贺礼,据说这些马受过特殊的训练,听到音乐就会舞动起来,还会把盛满洒的酒杯衔到玄宗面前向其敬酒贺寿。在安史之乱的时候这些马都流散到民间,百姓一看到如此漂亮的马自然带回家中,这些马仍然一听到音乐就会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寻常百姓当然不会了解舞马的珍贵,反而认为这些马是中了邪,不停的鞭打让它们停下来。可是舞马以为主人惩罚自己跳得不好,反而跳得更加起劲,结果都被活活打死了。)
颜筋柳骨,颠张狂素,名家辈出。颜真卿的书法,丰腴雄浑,气势恢宏。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怀素的书法,圆劲有力,奔放流畅。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