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总是丢东西
(2024-02-19 07:42:00)
标签:
素质较真 |
分类: 杂谈 |
一路走来总是丢东西
陈晓云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多年来都选编传统名篇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大纲版第三册
《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太平御览》卷二十四引作“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据查:从1988年到2017年,二十年都是如此,只是到2004年,才将“叶”字前面的“一”字补上。虽然“一”字丢了这么长时间,但有错就改还是值得称赞的。令人不解的是,同是人教社的大纲版于2004年将丢的“一”字补上,而它的课标版就在同一年的首版重蹈覆辙,又将“一”字丢了,直到第2版经多次印刷,现在仍未补上。人教网的课标版电子课本同此。
教科书的编著者应该确实认识到这个“一”字不能丢。须知“知岁之将暮”,不需要看到许多“叶”落,仅“一叶”便可,如果看到许多“叶”落,那就是中秋和晚秋了。“一叶”落,就是“知秋”的充分条件。“见一叶落”→“知岁之将暮”,借此抽象出“以小见大”的道理。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曾查阅了以下古籍和相关资料:
《淮南子》的相关原文是:“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经查对,几种版本的原文,如中国书店的《淮南子》、北京燕山出版社的《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淮南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顺便说一下,《淮南子》全书共二十一卷,除末卷外,卷目中都有个“训”字,即使版本较多,一概如此。所以“说山”,应为“说山训”。“说山训”名列第十六卷。
综上所述,人教社两版教科书的同一注释在直引原文时丢了两个字。对此,别的方面姑且不论,单说直引这一点,就违反了“一字不差”的基本要求。建议编著者在教科书再版或重版时补缺,切盼。
地址:安徽淮南市山南新区壹代城14栋904室
邮编:232063
电话:13155455919
Q Q:
电邮:
sutang79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