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终身”为什么有“全年”义

(2024-03-04 10:15:22)
标签:

美食

素质

评析

较真

分类: 古今汉语

           “终身”为什么有“全年”义

                                ——给一位教学同仁的回复

陈老师

您好。

人民教育出版社将“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这个句子所在的文段,以“齐桓晋文之事”为题,编入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大纲版)第五册,此文是高中文言文的传统篇目。教科书的编著者大概认为“终身”好懂,未加注释。多家出版社的教辅和学辅资料的译文,对上句中的“终身”也是直录不译,就连当年与课本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也从众不移,将上句译为“遇上好年成终身饱暖。”凡此都有以今释古之嫌,既不忠于原文,也不合乎事实。作为现代汉语的“终身”就是“一生、一辈子”的意思。如果照上面译句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一遇上丰年就可以一辈子吃得饱穿得暖。殊不知,封建社会的农民什么时候也没有这样的好光景,这未免太言过其实了。

可喜的是,新版教科书,在《齐桓晋文之事》一课的注释中,作了有益的增补,现恭录于下。

[乐岁终身饱]大意是好年成时终年温饱。

(必修第五册第168页第19注)

此注对“终身”作了确切的铨释。那么“终身”何以是“终年”呢?肯请解答。

谢谢。                  

                                甘肃 苏仿2009.4.10

 

苏老师:

您好。来信所反映的问题很有意义,也带有普遍性。兹简复如下。正如您说“多年来多种版本将“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这个句子所在的文段,以“齐桓晋文之事”为题,编入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对“乐岁终身饱”句,作了注释。兹罗列如下:

大纲版第五册注:[乐岁终身饱]大意是好年成时终年温饱。2007年版168页第19

部编版必修下册注:[乐岁]丰年。(2019年版第7页第17)大纲版之注基本正确,不过这里是直译,“大意是”就是多余的了。“饱”就是“饱”,所以“温”宜删。部编版必修下册之注,也应注全句[乐岁终身饱],因为其中有“终身”难解。

一般的语文工具书和古今汉语的一些专著,都把“终身”释为:1.一生。2.婚姻大事。甚至连大型工具书《汉语大词词》也莫能外。如果对“终身”的理解,仅限于上述的两个义项,那么在阅读古籍时,势必遇到困惑。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将“乐岁终身饱”中的“终身”等同于现代汉语的“终身”。

须知,现代汉语中的“终身”是一个双音节合成词,而“乐岁终身饱”中的“终身”应是两个单音节词——“终”和“身”。

据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趣味汉字字典》介绍:“终”,最早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字形像丝绳两端打结的形状,用来表示把丝绳扎紧、缠紧的意思,这是它的原义,后也有自始自终的意思。所以“终”的引申义有一项是“整个”,如终日、终年等的“终”。(见该书第64页)《汉语大字典》注“终”的第6义项为“整个”。[见该书(缩印本)第1410]《汉字源流字典》注“终”的第6义项:从开始到结束的所有时间,整个。(第766“整个”义的“终”在古籍中也屡见不鲜。例如:

1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道经》)

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论语·卫灵公》)

4终岁不制衣则寒

                  (晁错《论贵粟疏》)

5(成名)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

              (蒲松龄《促织》)

上列123各句中的“终日”就是整天的意思,3句中的“终夜”就是“通霄”一整夜的意思,45两句中的“终岁”就是全年的意思。成语“惶惶不可终日”、“饱食终日”、“枵腹终朝”的“终”也都与上述各句中的“终”同义。由上可见,“终”有整、全的意思。   “身”,甲骨文写成““终身”为什么有“全年”义  ”,字形像一个妇女怀有身孕的样子。像人挺着大肚子的样子,指“身孕”。所以“身”字的本义表示身孕、怀胎,如有身,即指怀孕。“身”字由身孕引申指躯体、生命等。(见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趣味汉字字典》第176页、四川人民出版社《汉字详解字典》第681页)“身”由躯干、生命又引申为年寿、年纪。(《汉语大词典》第十卷第699页)此义,可由以下语例佐证。

1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尚书·无逸》)

我国古代著名注家郑玄对此句中的“中”注为:“中身,谓中年。”(见《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591页)全句的意思是:周文王只是中年时才接受上天赐予的大命,执政竟达五十年。中华书局《中华大字典》申集第五十页,中华书局《实用大字典》酉集第十八页,分别专列义项:“中身谓中年。”

2呜呼,我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我所守,传之子孙。 (《逸周书·文传》)

3中身而上,名曰广明。(《素门·卷二》)

4年在中身,久维痁疾。(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

5年在中身,疢维痁疾,视死如归,临凶若吉。       (《六朝文絜·卷十二》)

6年极中身,葬兹高岸。(柳宗元《唐故邕管招讨副使邓君墓志铭》)

7人生自苦身余几,天色无情岁又寒。(宋·范大成《阊门戏调行客》诗)

以上各句中的“身”,都只有作“年”解,方可。

 汉语言的实践证明,现代汉语的很多双音词,在古代汉语中原是两个单音词,“终身”又是一个例证。由以上例析可知,“终”和“身”合起来就是一整年或全年。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学语文阅读辞典》(沈蘅仲主编)注“乐岁终身饱”中的“终身”即为“终年”。(见该书1989年版高中单册第43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学古文全编》(白化文  李鼎霞编著)把“乐岁终身饱”译为“好年成终年有饱饭吃”。(见该书1997年版第104页)顺便说一下,“乐岁终身饱”中的“饱”并不含“暖”之意,教科书译为“温饱”有失“信”之嫌。《全编》译文言简意准,颇为合适。由此观之,把“终年”,作为“乐岁终身饱”中的“终身”的语境义,真乃恰到好处。看来对古汉语中的“终身”,切不可轻率地直录不译,曾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寻求语境义是训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综上所述,让我们建议古汉语类词典以及古今汉语类词典,在“终身”的词条下增加一个义项:终年,全年。书证尽管挑。

以上所言,如有不妥,请加指正。希望多联系

敬祝

近绥

                                                陈晓云敬复2014.8.20

 

陈晓云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淮南市三和镇壹代城14-2-904

邮编:232063

电话  13155455919

Q Q:  631377934

电邮:  sutang790@sina.com

sutang790@163.com

sutang790@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