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鸣金”能释为“敲锣”

(2022-05-11 10:01:53)
标签:

美食

积累

纠错

分类: 咬文嚼字

“鸣金”能释为“敲锣”

 

陈晓云

 

刚刚到的《语文报》高中教师版(2020年第4期),头版有一《“鸣金”不能释为“敲锣”》的标题(作者李学开),特别引人注目。细读之后,不禁惑然,怎么会是这样!在我的记忆中“鸣金”就是“敲锣”啊。带着这个问题,想与李老师商榷。

李老师开宗明义,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将“鸣金”解释为“敲锣”不妥。接下来列出三个带有成语“鸣金收兵”的语例。如此以来,还是帮《现代汉语词典》的编者说话啊。须知,“鸣金收兵”是个典故。典出《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鸣金收兵”的意思是,古代作战时敲锣命令军队撤回(金:指锣)。(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1版第917页)据上引述,可以确证:“鸣金”可解释为“敲锣”。

李老师写道:“金”应该指“钲”。对此,很值商榷。先让我们查阅一下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注“鸣金”的第义项是:敲击钲、铙等金属乐器。后多指敲锣。古代多用以表示军士进退的信号。《孔丛子问军礼》:“加刑罚,戮于社主之前,然后鸣金振旅。”《水浒传》第五四回: 宋江叫且鸣金,收聚军马下寨,整点人数,各获大胜。  蒲松龄 《聊斋志异·鹿衔草》:急鸣金施銃,羣鹿惊走。(第12卷第1045页)如此看来,古代敲击金属乐器作为信号,用以表示军士进或退的两种军情,那就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辨别。如果单指撤退,就要说“鸣金收兵”。如果说“金”应该指“钲”,就有以偏概全之嫌。据上所引,“金”包括钲、铙和锣等金属乐器,它不是仅指“钲”。李老师又说“鸣金”即“击钲”,对此,有两点很值得商榷。一是敲击钲、铙等金属乐器的时代离我们相当久远,一是在语言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击钲”这个词语使用的频率也太低,“击”在前组成的词条,《汉语大词典》收录了136个,唯独没有“击钲”,可见使用频律之低。(第6卷,第899905页)在阅读文言文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障碍。如不解决,就不能理解某些词语甚至句意。如此以来,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训诂方面的知识及其操作要领。其操作要领是:准确铨释词义。相应的文献语例。现行语文辞书从《汉语大词典》注释的体例看便可知道,字词的释语之后,就是相对应的文献语例。如果说“鸣金”即“击钲”,那么存在两个问题:未能准确铨释词义。须知“鸣金”的“金”是指金属乐器,既可指“击钲”也可指“击铙”和“敲锣”,则“击钲”就是以偏概全。未有相应的文献语例。

《汉语大词典》注“鸣金”的第义项所用的例证出自古代汉语和古白话,没有现代汉语的用例,遗憾。为此,我们还要查阅现代汉语的辞书为好。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注“鸣金”:动,敲锣,古代作战时作为收兵的信号:收兵全国篮球赛昨日。(第6版,910页)

综上所述,“鸣金”究竟作何解释?一言以蔽之:要适合语言环境。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注“鸣金”的第义项释语,适用于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注“鸣金”的释语,适用于现代汉语。

 

 

陈晓云联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镇壹代城14-2-1

邮编:232033

电话:13155455979  13155455919

Q Q:  631377934

电邮:  631377934@qq.com       sutang790@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