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mana-spirit:神的最初形态与原始文化基础(之三)

(2017-04-04 11:25:03)
分类: 宗教文化

                                   仪式四项与原始之灵

    人面对以混沌为总特征的周围环境,观察灵的显隐明灭,怎样去把握既非常重要而又混沌无形的灵呢?通过celt(仪式)。人类自5万年前尼安德人出现仪式以来,就通过仪式去把握和认识灵。原始时期仪式千形万态,又有共有的要项,可归纳为四:仪式之人,仪式地点,仪式器物,仪式过程。仪式通过这四大要项组织起来,灵也通过这四大要项显示出来。第一项中,人以什么样的形象(动物、植物、天象)出现在仪式上,灵就在人物形象中呈现出来。在第二项中,仪式在什么样的地点(山上、洞穴、水滨、广场、房屋)举行,灵就显现在这具体的地点形象之中。在第三项中,仪式中摆放了什么样的器物(中杆、石器、陶器、青铜,以及这些器物上的图案和装饰)和祭品(饮食、牺牲、人体、动物、植物,以及这些祭品的组合方式),灵就在这些具体的器物和祭品中显现出来。在第四项中,仪式有怎样的过程(怎样开始、几个阶段,有什么重点和高潮,怎样结束),灵就从这过程中显现出来。正在原始时期仪式四项中,本质混沌的灵有了具体而形象的体现,从而原始社会的灵在仪式中得到了集中化和具象化,因此,对灵的思考而可通过对仪式的思考来进行。在原始时期广大空间和悠长时间的各种各样具体样态中,又内蕴着原始仪式共性,从而透漏出原始之灵的共性。原始仪式有着怎样的共性呢?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1975-1983)概括了原始仪式的基本类型:狩猎时代形成人与动物的神秘关系而来的血祭仪式,农业时代形成的人与植物的神秘关系而来的繁衍仪式,由天人关系而产生的出生-死亡-再生仪式,自然周期变化的而来的换季仪式,以及为神化人类居所和环境,使之成为宇宙中心的中心化仪式……[1] 诺斯《世界宗教史》(1999)提出了一系原始宗教的基本范畴,将其中要者按逻辑顺序进行排列,有:myth(神话)、totem(图腾),fetish(灵物),mana(玛纳),prayer(祈者)、巫术(magic),taboo(禁忌)等[2] 。神话-图腾-玛纳属于原始仪式的观念内容,仪式中的祈者和祈者施行的巫术,因观念内容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面貌,反映不同的特质。这里把伊利亚德的仪式类型和诺斯的关键概念进行综合与简化,并照参其东方学人的言说,从理论上进行归纳,五大相互关联的概念最为重要:仪式,图腾,萨满,傩相,马纳。


[1] 参【美】米尔哈·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晏可佳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第29-41

[2] See  David S. Noss: History of the World’s Religions, Prentice-Hall, Inc. 1999, 10th, PP8-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