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石律
北京石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310
  • 关注人气:6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疫苗比拼,你知道多少?

(2020-12-21 15:52:18)
标签:

疫苗

分类: 随笔

疫苗比拼,你知道多少?

目前,世人期盼的疫苗已经有多款获准投入使用接种了,也有很多在三期临床的同时获得紧急使用授权。但是作为我们,还是尽可能的对疫苗多了解一些,不要盲目。其实,只要有60%的人接种疫苗了,病毒感染率R0小于1了,疫情就算控制住了,不一定要每个人都抢着去打疫苗。

目前获准上市的两款美国疫苗是辉瑞疫苗和摩德纳疫苗,都是核酸疫苗,另一款刚刚获准上市的牛津疫苗是腺病毒疫苗,和尚在进行三期临床的陈将军疫苗是同一种类。而获得紧急使用权的国药集团下属北京、武汉的两款国药疫苗以及北京科兴疫苗都是灭活疫苗。

我们就把这几款领跑的疫苗优劣比较一下。

先来说一下国产的灭活疫苗。

所谓灭活,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把病毒杀死,然后把失去毒性不能再进行体内复制的病毒尸体接种到人体以期激活人体的抗体反应,当病毒感染人体时,已经被激活的抗体立刻就能发出进攻警报,大量的巨噬细胞和T细胞就能将病毒杀死。灭活疫苗技术相对古老也相对成熟,风险小,且易于保存和运输。缺点是抗体留存期短,只有半年。所以,如果每半年就得去接种一次疫苗,听起来是不太诱惑。

腺病毒疫苗。

腺病毒是我们人体经常接触到并能引发多种疾病的病毒,如眼部的结膜炎,呼吸道的咽喉炎,肺炎,消化道的胃肠炎,泌尿系统的尿道、膀胱炎等等。基本上多发但不致命,所以名气就没有冠状病毒大了。腺病毒疫苗是首先把它减毒,作为载体插入冠病病毒S蛋白基因进行重组,因而也称载体疫苗。陈将军当年在非洲制作的埃博拉疫苗就是腺病毒载体疫苗,所以这次属于轻车熟路。这种疫苗的工艺相对简单,安全风险小,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缺点就在于腺病毒本身。

前面说了,腺病毒是我们人类经常接触也经常感染的病毒。所以我们体内多少都存有这种病毒的中和抗体,被称为“预存免疫”,所以当这种疫苗接种后,我们的预存免疫系统会首先识别腺病毒并对其发起攻击而忽略了其中的冠状病毒基因,从而降低了疫苗对冠病的功效。

再来看核酸疫苗。

这是这次针对冠病病毒研发的一种全新的疫苗,此前从未有过。其原理是将人工合成的病毒编码S蛋白的基因(DNAmRNA)直接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在体内合成病毒的S蛋白,从而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因属于世界前沿技术,只有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掌握,全世界的不法分子都在想方设法的盗取其技术资料。那个被关闭的领管就是参与了盗取核酸疫苗核心技术被发现,只好把带不走的资料在院里焚烧。

核酸疫苗优点是非常有效,非常高效。所以还没面世就被预定了近10亿剂。但人们忽略了它的缺点:比如辉瑞疫苗,它的运输和保存全程都要在干冰的零下70度,这给它的全球运输和使用造成了很大挑战。非洲拉美地区就基本不具备条件。只能划归富人疫苗。

除了疫苗自身的优劣,我们其实还需要关注疫苗的研发、临床试验以及审批使用流程。

疫苗不是治病而是防病的,因而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性问题。尤其对监管机构而言。

一款疫苗能否用于接种,要经过严格的三期临川试验,要由该国食品药品监管局严格审批,以决定是否在三期临床期间紧急使用授权或正式上市使用。例如美国的辉瑞疫苗向美国申请上市,需要向美国食药局FDA提交两份报告,一份是辉瑞公司提交的全部研发临床试验数据,一份是FDA自己的专家组的报告,两份报告都长达数百页。所以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来研判,而辉瑞向英国提交的报告也是经过这样的程序后由英国政府批准。所以英国是世界上首个批准疫苗上市的国家,美国随后也批准了辉瑞和摩德纳的申请。至于率先上市的俄罗斯卫星疫苗由于不符合程序,没有得到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的认可。

再来看国产疫苗。前面提到的三款国产灭活疫苗尚在国外进行三期临床试验(三期临床需暴露在疫区作大规模的对照试验),但已有近百万人进行了接种。这种接种应该属于紧急授权使用。但问题是,即使紧急授权也应该和上市一样,有详细的三期临床数据报告,至少,安全性,有效性,有效率,不良反应等,都要有详细和透明的数据报告。但我们知道的只是官员宣布,安全有效,没有严重不良反应,除此无他。特别令人生疑的是。316日,国内一期临床试验疫苗刚刚接种第一针,6月份,应该还在二期临床试验中,而紧急临床使用就批下去了,进行了数十万人的接种。这样作是否过于草率了。而且,人们关心,半年过去了,这些接种了灭活疫苗的志愿者,身上抗体的留存率是多少?有没有人跟踪查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临安故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