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奇迹的时刻

标签:
印度孔雀爪哇孔雀环颈雉羽毛画 |
分类: 午后斜阳 |
在写前一篇的时候,我卖了个关子,说是准备用一把野鸡毛整点儿事儿。这当然是有备而说的。
野鸡,学名环颈雉,因脖子上一圈环状白毛而得名。我们在东北下乡那会儿很多,山坡上、草甸子里,经常可以看到,现在已经很少了。那时候没什么肉吃,能逮个野鸡来吃就算打大牙祭了。不过,逮野鸡可不容易。一般是下夹子下套子,也有用猎腔打的。打野鸡要用双筒猎腔,野鸡多是成群出没,发现野鸡后要悄悄接近,第一腔惊起野鸡群,然后迅速瞄准刚刚飞起的野鸡打第二腔。但吃这种野鸡肉的时候要格外当心,因为是沙腔打的,鸡肉里经常嵌着小米粒大的铁沙,稍不留意就把牙给硌着了。现在就不一样了,野鸡可以家养,没有铁沙的担心了,朋友送我的就属于这类。
照片上可以看到,野鸡毛非常漂亮,翠绿色和宝蓝色的是头颈部的,闪烁着耀眼的荧光;胸腹部是明黄色和金红色毛片,镶着高贵的黑边;有着向心的环状斑纹的淡蓝绿色散状羽毛来自它的背部。于是在宰杀之前,我就把这些漂亮的羽毛留下了。但这几年忙于旅游、装修之类的事儿,顾不得琢磨它,所以这一留就是两三年,直到今年被胃病困在家里无所事事了,这才想起把它们翻出来打发时间。
把这些羽毛凌乱的摆在那儿,似乎也看不出有什么用处,化腐朽为神奇似乎也只是说说而已。但是,如果把其中两种羽毛像右边这么搭配起来,是不是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了?
其实,整个计划的灵感就来自这两片羽毛的搭配,剩下的事儿就简单了,只需把搭配好的羽毛一层层的叠加,用毛端把毛根掩盖起来,就像苫茅草房那样一层层苫起来,效果立刻就显现了。当然,你马上就猜到我要做什么了。
没错!我要做的就是这样一层层叠加上去。整个过程需要的,是耐心,是细致,屏住呼吸,一片一片的挑选,一片一片的剪裁,一片一片的粘贴。大气都不能喘。咳嗽一声或是打个喷嚏,那可真的就是一地鸡毛了。
目前为止,一切顺利,但粘贴到身体部位的时候遇到问题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孔雀主要是两种:印度孔雀和爪哇孔雀。两者的区别在于印度孔雀身上是宝蓝色的而爪哇孔雀是翠绿色的,所以也分别叫做蓝孔雀和绿孔雀,而白孔雀只是印度孔雀的变异。在野鸡身上,却只在头部和颈部有少量的蓝色和绿色羽毛,且都很小,在我贴孔雀尾巴的时候,已经用掉大部分了。即使够用,因为和尾巴的颜色靠色,也达不到惊艳的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鸟中之王是凤凰,传说中的凤凰虽然也拖着两根孔雀一样的尾翎,全身的羽毛却是红色或金色的,所谓金凤凰是也。受此启发,我便抛开写实的约束,引入传说的遐想,将野鸡前胸的金红色作为主色,间以明黄和黑边来勾勒,一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金孔雀便跃然纸上了。得意之余,还在收官之处用带黑边的明黄为它系上一条靓丽的丝巾。
来到最细微的脖颈和头部了,也是最要功力的地方。这里不能再用边缘齐整的厚硬的金红毛片了,而要恢复人家孔雀的本来面目,用飘逸的翠绿羽丝来表现,难度可想而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贴了两层翠绿之后,又停下来了。我在想,这么一直贴下去,会不会太单一了?和背部尾部的斑斓色彩似乎不太协调。但如果生硬的加上刚用过的金红和明黄,又会显得过于花哨而使它失之高贵。
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就索性停下来,让自己静一静。用铅笔勾勒出一个轮廓,在头脑中用各种各样的方案去尝试填补这个轮廓,包括嘴巴和眼睛的设计,不到有万全方案绝不敢轻易下手,稍有差池那可就前功尽弃了。忽然,灵光一闪!这些羽毛来自环颈雉,它脖子上那一圈白毛…….?既然这只孔雀可以拥有凤凰的金红,为什么不能让它也长出环颈雉那亮眼的白项圈?赶紧到羽毛堆里去翻找!上天垂怜,还真让我找到几片羽丝状的白色羽毛。小心的摆放上去,立刻就有了灵动的效果。再接再厉,顶上一个拉风的凤冠,再用金红毛片带黑色毛鲠的末端剪裁出传神的丹凤眼,画龙点睛,呼之欲出!
就这样,一段有着孔雀尾巴、凤凰身子、环颈雉脖子、丹顶鹤眼睛和红嘴的传奇,便在剪子、镊子和胶水的协同下诞生了。却原来,腐朽和神奇之间,只不过隔着一点儿耐心和灵感而已。
现在,就到了见证奇迹的时刻!请掌眼!
上图是在散射的自然光状态下的效果,而在阳光下,羽毛则闪烁出梦幻般的绿色荧光,魅惑眼球,迷乱心智。
怎么样,还不错吧!当然,还没有完工。良禽择木而栖。现在良禽有了,我还得为它择木。别以为这很容易。良禽易得而良木难觅。君不见,一根海南黄花梨或者越南酸枝木都动辄百万了?看来,我还要继续努力啊!好在,这幅画的重点在孔雀而不在枝叶。而且,我查看了一下那些还没有派过用场的羽毛,好好规划一下,没准儿还能整出一截焦桐枝杈来呢。所以,剩下的工程对我来说,压力不大,我会尽快交稿的。
等着吧!
看过我知青生活的《云山印象》系列博文的朋友应当知道,其中就有两篇《我的羽毛画》,那里介绍了我在云山农场时粘贴的一些羽毛画,所以这次不过是重操旧业。那时材料来源多,各种家禽野鸟,各种颜色形状,可以尽情挑选,制作起来得心应手多了,不像现在,手里只有一把野鸡毛。
这是那时候的两幅作品。白孔雀用的是白公鸡脖子两侧的翎毛再加上白鸽子翅膀上的毛;而老虎的就复杂多了,用了黑黄两色的母鸡毛和火红的大公鸡背上的毛,还有白鸽子和楼鸽脖颈上的紫金色毛片。在此,还要再次致敬那幅“回头虎”的原作何香凝先生,那是先生看到文.革的倒行逆施对自己理想的打击所表达的“不堪回首”,曾被江.青点名批判。一同被批的还有黄永玉画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猫头鹰。
补:这是最后完工的成品,名为《凝视》
又续,前日“回购”了一幅绝版羽毛画,是40年前在农场时送给好友王勉玉的。至今珍藏,而我本人却再也没有了。所以,所谓回购,不过是回购了一张绝版照片而已。但我已经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