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到人生边上

(2016-06-11 18:48:54)
标签:

杨绛先生

我们仨

洗澡

洗澡之后

走到人生边上

这篇本应该是十多天以前贴出的,但当时正忙于出行因而没有来得及成篇。

人生边上是什么,当然是悬崖,当然是恐惧,一步迈出去便是万劫不复。有人能够站在人生边上却坦然淡定,还能将自己的过往缓缓道来,气息不乱,眸子了焉,这个人,就是杨绛先生。

先生过世时适逢我们马上要外出旅游,无暇提笔,何况,杨绛注定了要被刷屏,所以,怕凑热闹的我等到消停了以后再来说两句可能更好。

题目来自杨绛的同名文集《走到人生边上》,出版于2007年。是年,杨绛96岁,在这之前的十年,唯一的女儿和丈夫钱钟书先后病逝。这本书是站在悬崖边的先生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在中国的传统中,尊女性为“先生”的屈指可数,宋庆龄,胡絜青,林徽因,冰心。因为她们那超越了狭隘性别而得到普遍认可的人格:因为出身书香门第,后来德高望重。而杨绛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个被尊称为先生的女性了。

走到人生边上

回观这几位女性的先生,人们往往首先注意到的是她们术有专精,业有所长,但如果仅仅如此,充其量也不过一专家而已,很多。而要想超越“匠气”成为“大家”,成为“先生”,需要的是至高无上的人格风范,需要的是境界和格局。

杨绛父亲杨荫杭学养深厚,法学硕士,江浙闻名的大律师,历任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任上秉持司法.独.立,在审理交通部总长许世英受贿案时,被官官相护的北洋政府罢官。罢官后,还公开发表了长篇《申辩书》,申明自己的合法与司法总长的偏袒之嫌。

上海孤岛时期的杨绛秉承了父亲的才华和固执,与自愿参加日伪的作家、文化人泾渭分明,不相往来。这一时期,杨绛开始写剧本。杨绛本名杨季康,她给自己起的笔名,是季康的连读,不知道季康是不是谐音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当年嵇康因拒绝好友山涛请其出仕为官而写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后因为朋友仗义执言被司马昭处.死,临刑前手抚一曲《广陵散》,曲毕,从容引颈,广陵散自此绝响。

杨绛因其戏剧创作而早早成名,别人介绍钱钟书时皆言,这是杨绛的丈夫。这位自称业余的剧坛新手出手不凡,第一个剧本《称心如意》上演时便一鸣惊人,她所署的笔名杨绛也就此叫开。此后,杨绛又接连创作了《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风絮》,讽刺幽默,流畅俏皮,颇有英式戏剧的风格。杨绛的父亲去看喜剧《弄真成假》,听到全场哄笑,问杨绛:全是你编的?她点头,父亲笑说:憨哉!文坛大家夏衍也说: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提到钱钟书的名作《围城》,世人都记得这样两句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其实这话不是出自钱钟书,而是杨绛在围城拍成电影即将公映时写的。杨绛曾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人性中可悲的就是对自己处境的不满。钱钟书很赞同杨绛的概括和解析,觉得这个关键词实获我心

《洗澡》是杨绛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洗澡是建国初三.反运动中的专有名词,指的是知识分子需要对自己思想肮脏面彻底清洗,一部《洗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各类知识分子在运动期间的众生相。其构思之精、文笔之妙,被誉为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

文.革期间,杨绛被揪出来,成了牛鬼神蛇,被整得苦不堪言,但骨子里的傲慢让这个娇弱的女人却比大多数男人更尊严的活着。钱钟书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被贴了大字报,杨绛就在下边一角贴了张小字报澄清辩诬,尽管她因此被揪到千人大会上批斗示众。当被逼问为什么要替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翻案时,她跺着脚据理力争:就是不符合事实!就是不符合事实!被“革.命群众”剃了阴阳头,她就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戴上,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革.命群众”派给她清洗厕所的任务,她把污垢重重的女厕所擦洗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杨绛特意把坐便盖擦得一尘不染,闲时就坐在上面看书,反倒少了很多打搅。

十年文革,杨绛备受折磨,最亲的小妹妹被逼得心脏衰竭辞世,女婿王得一也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但沉重的伤悲并未压垮杨绛,在此期间,她完成了译著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堂吉诃德》。可没人知道,为了直接从原著翻译唐吉柯德,杨绛自学的西班牙语。19784月,杨绛译本的《堂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的问她:《堂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非所问:今年出版的。”1986年,西班牙国王奖给75岁的杨绛一枚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的杰出贡献。杨绛先生去世,有人居然贬损说,她的价值只不过是一个翻译家,说者的无知也实在令人惊讶。

文.革过后,杨绛写了名字仿拟《浮生六记》的《干校六记》,记录了干校日常生活的点滴。文字朴实简白,笔调冷峻,无一句呼天抢地的控诉,无一句阴郁深重的怨恨,就这么淡淡地道来一个年代的荒谬与残酷。出版后引起极大反响,胡乔木对它有十六字评语: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女儿钱瑗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不过,书出来后,只能在柜台底下卖,丁玲评价:《班主任》是小学级的反共;《人到中年》是中学级的;《干校六记》则是大学级的。

2003年,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出版。书中说,“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未,钟书去世。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2007年,杨绛96岁,散文《走到人生边上》出版。百岁那年,杨绛先生在一篇书面采访中说到,“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走到人生边上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以提携那些好读书的贫困学子。

嵇康死而《广陵散》失传,但杨绛先生留给了我们很多书,我们与其多说一些赞美她的话,不如深读几本她的书:《洗澡》,《洗澡之后》,《我们仨》,当然,还有《走到人生边上》,这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尤其有意义。虽然,我们这些六七十岁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边缘在哪儿,但我们知道,它不是太远了,而且,我们正慢慢往那儿遛达呢。从2007年杨绛写了她的人生边缘,到今年去世,这条路,先生整整走了十年,走的从容不迫,走的笑容可掬,走的风光无限。有个大人物曾说过,“无限风光在险峰”,既然悬崖险峰的风景是最美的,而我们又正走在通往崖壁的路上,为什么不像先生那样心静如水的好好欣赏身边的无限风光呢?为什么还总是低着头眯着眼看手机里转来转去的别人的生活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