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海岸看美国 大水

标签:
尼亚加拉瀑布五大湖布法罗水牛城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 |
分类: 漫游札记 |


“瀑布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一直想去看看世界三大瀑布。自从年初去了南美的伊瓜苏瀑布后,更想把其他两个瀑布都去了。这次旅游美国,终于有机会去看尼亚加拉瀑布了。
有意思的是,三大瀑布都是跨国瀑布:伊瓜苏瀑布在阿根廷和巴西交界,维多利亚瀑布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边境线上,而尼亚加拉瀑布则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分界线。当然,不是瀑布自己选择了流经国境线而是它们从天而降的大水本身就是难以逾越的天然分界线。
还有几个相似之处。
瀑布超宽。
三大瀑布的宽度都超过千米,其中最宽的是伊瓜苏瀑布,宽度超过4000米。维多利亚瀑布其次,1700米,尼亚加拉瀑布再次之,1200米。你可能会想,“才1200米?”才1200米?!知道号称中国第一瀑的黄果树瀑布多宽吗?85米。
水量超大。
流量最大的也是伊瓜苏瀑布,最大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维多利亚瀑布,7500个流量;尼亚加拉瀑布上游来水量有6000 个流量,但美加两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达成协议,水量的一半导入引渠用来发电,所以流经瀑布的只有3000个流量。当然,我不得不说那个不正能量的话了:黄果瀑布的常年流量只有每秒5到8个流量耶!
平地起落差。
三大瀑布的落差都在70到100米之间,论最大落差,可能连前十都进不了。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瀑布,特别是落差很大的瀑布,都是从山间或是高原边缘像帘幕一样垂挂下来的。但三大瀑布不是,它们是平地上生砸出来的。它们的特点在于,都在大河的中下游,水量大而平缓,河底是硬度较高的硅酸盐类岩石,但是,当这层坚硬的岩石如果出现裂隙而下面又是硬度较低的砂岩时,大量的河水就会一股脑的灌进裂隙并拼命向下切割,裂谷越切越深,越砸越大,最终砸出一个数十米乃至百米深的大裂谷,大量的河水在此突然跌落峡谷,大瀑布由此诞生。显然,一般瀑布是从高山上“挂”出来的,而三大瀑布则是从平地上生“砸”出来的。

好了,来具体说说尼亚加拉大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美加五大湖下游端的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的尼亚加拉河上。这条河长度不过几十公里,但由于上游的伊利湖接纳了来自休伦湖、密歇根湖等大湖的来水,水量极大,而尼亚加拉河地处几近水平的坚硬大理石岩层,于是形成了大水漫流式河道,浩浩荡荡奔赴几十公里外的安大略湖,其起始端就是我们入住的布法罗,与加拿大的多伦多隔湖相望。布法罗是印第安语北美水牛的意思,所以中文也把它意译为水牛城。
我们从水牛城前往大瀑布,远远的就看见前方漫天水雾,再往前,就已经能听到雷鸣般的吼声了。由于大水能轻易的将悬崖下酥松的砂岩掏空,所以瀑布是一落千丈的直冲谷底而不是那种羞羞答答一波三折式的“三叠泉”,巨大的冲击力激起的水雾往往高达数百米,震耳欲聋的吼声仿佛天庭震怒。尼亚加拉,印第安语的意思就是“雷神”。
尼亚加拉河,浩浩荡荡来到瀑布前,被河中央的公羊岛分流,北边一股较小的瀑布在美国境内称为美国瀑布,而更大的瀑布在加拿大境内,因其弧型崖壁状如马蹄称为马蹄瀑布。两瀑布水量分配大致为3:7 。显然,主瀑布为马蹄瀑布,应该是到加拿大一边观看。不过尽管在瀑布下游有彩虹桥跨越两国,且可随意过境往来,但我们的时间不允许,只能从美国一边的瀑布公园观看美国瀑布了。好在我们腿勤,不仅坐船直达马蹄瀑布底部仰视了瀑布大水从天而降的惊心动魄,也不仅从公园的护栏边近距离感受了瀑布从崖顶跌落的磅礴气势,更撒腿狂奔从上游的一座石桥跑到了公羊岛,站在公羊岛的尖角领略了两边大水的千军万马势不可当。
在印第安语中,尼亚加拉的意思是雷神,而伊瓜苏则是大水。相比震耳欲聋的雷鸣,从天而降的大水更简单更直白的表达了它带给每一个人的难以名状的恐惧、敬畏和震撼!是的,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