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神奇说南美(十七) 地球的肚脐

标签:
复活节岛地球的肚脐会说话的木板波利尼西亚智利 |
分类: 漫游札记 |



我说过,我们的南美之旅,就是一个神奇接着一个神奇,一个谜团接着一个谜团。在巴西,刚见证了亚马逊河黑水白水并流的神奇,伊瓜苏瀑布就为我们呈现了更大更美丽的神奇;在秘鲁,笼罩在马丘比丘上的谜团还没解开,纳斯卡线条就为我们献上更大的谜团。而刚刚来到智利,复活节岛上的石像就续写了另一个大大的谜团。
复活节岛是太平洋深处一个孤零零的小岛,是智利的领土,但它并不在智利沿海,甚至也远离其领海,孤悬海外,非常遥远,离本土近4000 公里,从圣地亚哥坐飞机在茫茫大海上要飞5 个多小时才可抵达这个与世隔绝的岛屿。
复活节岛名称来自它的发现者,300年前,荷兰海军上将雅各布.罗格文率领西印度公司的船队经过这里时偶然发现了这座小岛,因为那天是基督复活节,于是命名复活节岛。不过岛上的原住民不认可这个称呼,他们用他们自己的波利尼西亚语称之为 拉帕努伊(Rapa Nui),直译过来就是“地球的肚脐”,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么个令人费解的名字。名字本身就给这个小岛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它的神秘还不仅如此。人们知道复活节岛并趋之若鹜,主要是因为岛上的那些动辄数十吨的巨形石像,没人知道那近千座半身人像是什么人雕凿、用什么工具凿刻并运输,更没人知道它们用来干什么。
还有岛上的原住民,他们来自哪里?从相貌上看,完全不像临近的南美大陆的人,高大,英武,眉骨高耸,眼窝深陷,鼻梁英挺,唇线性感,个个都是帅哥靓女。DNA 分析显示他们的人类学特征更接近印度和中亚细亚。(见下图)
但是对学术界来说,令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这个岛专有的文字:一种刻在木板上的类似鸟兽的象形文字。世界上仅存的20来块刻有这种文字的木板被英、美、法、俄等国的最大博物馆珍藏,然而却没有一个人能权威的有说服力的破译这些文字或者说符号,所以,这些被岛民称为“会说话的木板”至今依旧沉默不语。


当然,对我们这些世俗的游客来说,到这儿主要就是奔着那些谜一样的石像去的,要不我们坐几十个小时的飞机辛辛苦苦上这儿干嘛来了。
岛上的1000多尊巨大的半身人面石像多数排列在海边上。石像大小不等,高度在六米到二三十米之间,重约几十吨乃至近百吨。他们不言不语,表情凝重,面向大海,若有所思。他们在想什么呢?
好吧,我们姑且不去探讨他们在想什么这样复杂的问题,也不管他们是代表列祖列宗还是祭司神汉,也不管人们塑造这些石像是干什么用的,就想弄明白“是什么人做出来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都不可能。
复活节岛呈三角形,是海底三座火山喷发形成的。年代并不久远,约一百万年。全部是火山岩块堆积,只有一层薄薄的风化土层,很贫瘠。荷兰船长发现它时,岛上不过两千人,现在也只有三千人,这个缺水、缺土地的小岛,也就能养活这么多人了。而这一千多座石像已经在这里存在一千多年了。
除了这些竖立在海边的石像,我们还在山上一个叫采石场的地方看到更多的石像,有的躺着还没有竖立起来,有的还没有精雕鼻子眼睛等细部,甚至还有的刚刚雕刻了轮廓还没来得及从岩石上切割出来,那么,在那久远的古代,在没有青铜没有钢铁的年代,人们是拿什么工具从坚硬的火山岩中把这么巨大的石像雕凿出来再完整的从山岩中切割剥离出来的?


别看巨大,它们可一点儿也不粗糙,相反,极尽精美。这些石像全都是长脸、长耳、高鼻、浓眉、尖下巴,犹如同胞兄弟,又像是只要找到按钮就可启动的机器人。也有不一样的,有一尊石像破例长了大把的胡子,而且双膝跪地;有的镶嵌了大大的眼睛,还有的顶着硕大的红色山岩的帽子,非常尊贵。(见上两图)
另外,从采石场到海边上有十余公里,在这个没有高大乔木的荒岛,没有原木作滚木,人们又是如何把这些数十吨重的石像搬运到海边的?
再有,在没有滑轮也没有泥土堆起斜坡的条件下,人们又是如何把这些石像吊装起来的?
还有,就按现在的科技和工具,凿刻、剥离、运输、吊装,每个石像至少要好几百个工。可岛上的居民从来没有超过3000,这是这个贫瘠小岛的负荷极限。除去妇女儿童老弱病残,真正壮劳力不过几百,而且基本上都要种地放牧来养家糊口,还要驾船穿越惊涛骇浪几千公里去大陆上换回必要的生活用品,根本不可能有富余人手来雕刻这么多这么大的石像。
还有,时至今日也没有找到任何文字记载。
还有,......;还有,......;
都是谜!
现有文明不能解释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外星文明,就像前一篇展示的纳斯卡线条。有个叫邓尼肯的就此写了一本《众神之车》,说是一群外星人因飞碟故障迫降复活节岛,于是就按照他们自己的模样制作了这些巨大的石像摆在海边让那些来救援的同伴看到,最终把他们成功解救走了,所以没有留下任何文字。
站在石像前,我想,也许他们面向大海的目光所及,就是那些外星人飞逝的方向?我尝试顺着他们的眼神看过去,茫茫大海尽头那似云似雾的地方,难道就是他们的向往所在?“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的名句用在这儿好像很合适呢!
(未完待续)
.这尊石像最有代表性,也是功劳最大的。它曾被一位日本学者运抵日本展出,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复活节岛石像的保护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