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夜幕下的圣保罗大教堂(终篇)

标签:
伦敦桥伦敦塔桥圣保罗大教堂滑铁卢桥君士坦丁大帝 |
分类: 漫游札记 |



(篇头:圣保罗大教堂;伦敦塔桥;伦敦眼)
我们是幸运的。幸运在于,我们赶上了一个能力有限但心眼儿很好的领队。能力有限,使他不会形成并固守自己一成不变的导游路线和方式;心眼儿好,使他愿意更多的了解和满足像我们这样一心一意来旅游英国的游客有什么愿望和需求。因为他的安排,我们才得以游览了很多行程上没有的景点,而且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景点。他总说,你们花好几万来英国旅游很不容易,恐怕只能有这么一次机会了。幸运还在于我们正好赶上几个难得一见的场景。昨天说到的皇家卫队换岗仪式就是难得一见的。另外,能看见伦敦塔桥的开启也是不容易的,至少,我们这个常年带英国旅游团的领队兼导游就一次也没有看到过这两个奇景。用他的话说,带我们这个团,他沾光了。这话我同意,要不是因为我们人好心眼儿好,上天就不会这么额外眷顾,他也就沾不上这个光了。
泰晤士河在伦敦市内约有十几座桥,我们有坐船游览项目,所以有机会观赏其中大部分桥,而伦敦塔桥开启的照片就是我们在游船上拍摄的。游船的始发码头位于伦敦眼脚下,对面就是大本钟所在的威斯敏斯特桥,途中要经过亨格福德桥、滑铁卢桥、黑衣修士桥、千僖桥、萨瑟克桥、伦敦桥和伦敦塔桥。这其中,黑衣修士桥和萨塞克桥都是分别有公路桥和铁路桥的双桥,所以,我们的游船经过的桥应该有十座之多。
伦敦桥是一座5孔石桥,经常有人说这就是电影魂断蓝桥中的那座桥,还言辞凿凿。可是,天地良心!电影里的那个是滑铁卢桥,不是伦敦桥!电影的英文原名就是《WATERLOO BRIDGE》,滑铁卢桥。虽然都是5孔石桥,虽然因为电影让滑铁卢桥的名声大于伦敦桥,但那只是对中国人而言,对于英国人,对于美国人,伦敦桥,那可是耳熟能详的大明星。
伦敦桥是伦敦最古老的桥,从罗马人在河上搭建的木桥算起,距今已经有将近两千年了。历史上多次垮塌,以至于在英国留下一段童谣:“伦敦桥要倒了,太太……”。后来终于修了一座5孔石桥,200年前,由雷尼父子设计建造。同时期,这对父子还建造了另一座著名的桥,就是前面提到的滑铁卢桥,怪不得这两座桥这么相像。然而,两座桥的命运却大相径庭,由于邻近伦敦港,车流人流量太大,伦敦桥不堪重负下沉了。英国人决定另建一座伦敦桥,就是现在这座结实、实用的三跨水泥桥,它平庸、乏味、灰头土脸、毫无特色,以至于我们的镜头根本就忽略了它的存在,只是在拍摄萨瑟克桥时,不经意间留下它远远的的身影。
那么,原来那座漂亮的5孔石桥呢?卖了!卖给了一个美国人。尽管英国人万般无奈、万般不舍,但为了建新桥,不得不这么干。它被小心的一块一块拆下,运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座国家公园,又小心的一块一块搭建起来,仍然叫伦敦桥,并成了仅次于大峡谷的著名景点。而英国人则用这246万英镑建起了现在的伦敦桥。246万英镑,美国人不但买走了这座桥,买走了它的名气和它的漂亮,还买去了雷尼父子的全套图纸和这座桥的200年历史。所以人们调侃:“美国人没有历史,只好买它的一段历史。”
伦敦桥的下游就是伦敦塔桥了。这也是两个经常被混为一谈的名称,总以为是一回事儿。前文已经说过,后者的得名是因为桥头那座既是皇宫也是监狱和断头台的伦敦塔城堡,并不是因为它自己那两座高高的桥塔。
事实上,伦敦塔桥是从泰晤士河入海口溯流而上的伦敦第一桥,也是伦敦唯一一座吊桥。两座花岗岩建造的高高的桥塔使它成了伦敦的名片。可以向两边开启的桥面能让大型轮船顺利通过。不过由于航运的减少,桥面开启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所以说,当我们的游船正好驶近时近距离的看到桥面开启,实在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儿。
除了上天带给我们的幸运,还有的幸运就要靠我们自己争取了,比如游览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教堂在世界四大巴洛克教堂中位列第二,仅次于罗马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其余两座分别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圣伊萨基辅大教堂,俗称金顶教堂,以及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来英国之前,那三座大教堂都去过了,唯独圣保罗大教堂没去过了,所以一直想去看看,了却这个心愿。好容易来一次英国,如果错过了它,那会遗憾很久很久的。
可是,我们的行程上没有它,而且,行程上的景点也不路过它,我们必须自行安排。在伦敦只有两天,为了挤出时间去巨石阵和巴斯古镇,我们第一天的行程安排的非常满,前两天和本篇提到的所有景点都是在第一天完成的,所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第二天从巨石阵回来后的时间。原本导游说5点钟能回到伦敦,但是由于玩儿的比较hi ,回来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
看看天儿,看看点儿,我们连晚饭都没吃就冲进了地铁站。和北京地铁相比,伦敦地铁的最大特点是便捷,没有防护门,只要站台上的人一上车,马上就关门开走,不像北京地铁,要看摄像头,要等站台工作人员发信号,要发关门警铃,要先关防护门,都关上了还要等半分钟才开。看起来是为了安全,实质上是为了自己官位安全,不要因为事故影响自己仕途。“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幸运的是,我们是坐伦敦地铁去的,所以,从我们上车的“依林百老汇”到“圣保罗”车站,十七站的距离,半个来小时就到了。
出来站口,再看看天,已经快黑了,留给我们的也不过就一刻钟的时间。抓紧时间干活儿!
作为经典的巴洛克教堂,圣保罗大教堂没有哥特式教堂那种高耸的尖塔,相反,巨大的青铜穹顶和规整的钟楼,带给人的是略带冷峻的、严肃而端庄的美。门前广场上竖立着安妮女王的塑像,正是在她的太平盛世,这座气势恢宏的巴洛克教堂得以落成。
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同,葬在这里的不是王公贵族达官贵人,而是曾经拯救了英国的两位著名将领:打败了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从而确立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在滑铁卢打败拿破仑使英国在百年英法战争中赢得最终胜利的威灵顿爵士。当然,更为人熟知的是,戴安娜与查尔斯的婚礼大典就是在这座教堂举行。
圣保罗大教堂是英国最古老的教堂,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四世纪建造的。适逢君士坦丁大帝颁布了著名的米兰诏书,使得基督教从一个受迫害的宗教变成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使得欧洲脱离荒蛮成为有信仰有宗教的大陆,在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领先于其他各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在那个时期,他将罗马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拜占庭并将该地改名君士坦丁堡。
巧的是,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去造访君士坦丁堡了,现在,它是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
尽管我们抓紧工作,天还是无可挽回的迅速黑了下来,只有天边的乌云边缘还镶嵌着点点余晖。我们恋恋不舍,告别了圣保罗大教堂,也结束了我们在英国的旅游。
用什么来为我的英国游记结尾呢?就用诗人徐志摩在剑桥大学写的那首《再别康桥》吧: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那云彩的下面有一行字
英国是一个一定要去的地方
嘿嘿嘿!后两行是我续的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