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西班牙 卡萨布兰卡(系列之七)

标签:
悬崖小镇龙达海明威米哈斯卡萨布兰卡地中海 |
分类: 漫游札记 |
题解:卡萨布兰卡,西班牙语,白色的房屋。
继续昨天龙达的话题。
如果是一个观光者而不是斗牛士迷的话,龙达对于他的价值不在昨天说到的斗牛场而在小城本身,这座悬崖绝壁上的美丽小城。
小城坐落在海拔近千米高的山巅一座悬崖峭壁上,一条流水――塔霍河将绝壁切割成百米多深、数十米宽的高山峡谷,山城就建在深渊的边缘,看上去惊心动魄。而更令人心惊肉跳的是峡谷中那座连接新老城区的石桥。
石桥直接扎根在谷底坚硬的岩石上,贴着岩壁笔直的磊上来,中间一条窄窄的水道,在七八十米的高度上砌上一个拱,形成中心细高细高的桥拱,肩部峡谷稍宽的地方各架上一个腰拱,一座石桥就让人头晕目眩的“楔”在了这个百米多深的峡谷间,像有人把一座三十多层的塔楼倒转过来拍进了峡谷权作桥梁。
这座桥被称作新桥,但是就算是新桥也有近300年的历史了。不知道龙达人用什么石料建造的这座桥,300年的风雨侵蚀,300年的激流冲刷,那些石料居然毫发无损,依然见棱见角平整如初。再加上有石缝中野草的“作旧”效果,这桥似乎已经与两端绝壁长在了一起,浑然天成,仿佛与小城的安宁、质朴一道,自然而然的从周围的山崖之中生长出来。
这座桥因而成了西班牙出镜率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然而,酒好也怕巷子深。这样的悬崖小城,这样的绝壁高桥,在建成以后的数百年却无人知晓,直到后来一个美国人发现了她并把它写进小说,才让龙达名闻天下。这个人就是海明威。
上世纪三十年代,海明威发表他的小说《死在午后》,其中这样写道:“如果你想要去西班牙度蜜月或者跟人私奔的话,龙达是最合适的地方,整个城市目之所及都是浪漫的风景……。如果在龙达度蜜月或私奔都没有成功的话,那最好去巴黎,分道扬镳、另觅新欢好了。”
因为海明威,因为海明威的小说,无数浪漫的和寻找浪漫的人涌入龙达。不过我估计,无论是度蜜月的还是私奔的,“有成功”的概率不会很高,悬崖小城的惊心动魄很可能会让他们的浪漫相形见绌。
如果真想寻找浪漫,我建议那些私奔的男女跟着我们往下一个目标走,那里有真正的浪漫。
之前我说过,我们的这条线路属于深度游。我们的行程,不仅“深度”到龙达这样的小城镇,甚至还“深度”到一个叫做米哈斯的小山村。
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米哈斯。
从龙达驱车向南,两个来小时的车程,远远的就看见地中海了。沿着滨海公路向前走,就是著名的阳光海岸,米哈斯就坐落在阳光海岸的半山腰。
第一次看见地中海就被它的湛蓝深深的吸引了,是那种浓的化不开的湛蓝,比大西洋明艳多了。或许它也知道自己占用了过多的明艳,于是很不情愿的把一部分湛蓝分配给蓝天,让它和自己一起分享这份得意。蓝天也刻意挽留住几缕白云,更衬托出自己特有的澄澈。
就在阳光海岸湛蓝而澄澈的天空下,橄榄树长满山野之间。在半山坡上橄榄绿的环抱中,一片静谧的白色,在海天一色的湛蓝中显得那样安详而美丽,那便是山间白色小镇米哈斯。
米哈斯很小,只有一横一竖两条狭窄的街道,街道两边全都是纯白的房屋,白的 那么纯净;白的 那么超凡脱俗。白墙上点缀着安达卢西亚风格的装饰花盆。站在小镇面海的观景台,就能闻到地中海的气息,就能看到地中海迷人的蓝。因此,人们把米哈斯称作“欧洲的阳台”。欧洲的人们蜂拥到这儿,享受地中海的湛蓝,享受安达卢西亚的阳光,享受米哈斯纯白的静谧。
在西班牙语中,白色的房子就是casablanca 中文音译为“卡萨布兰卡”。是不是很耳熟?对!就是英格丽褒曼主演的好莱坞经典《卡萨布兰卡》,电影场景是北非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市,因为那座城市也是一座白色之城,所以在西班牙占领时期有了这个西班牙语的名字。独立后,官方使用的是它的阿拉伯语名字“达尔贝达”,但是,卡萨布兰卡这个名字太过响亮了,所以知道达尔贝达的人反而不多了。
需要补充的是,有一首同名经典英文歌曲《卡萨布兰卡》,非常非常好听,与电影的格调和内容非常契合,很多人误以为它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歌,其实不是,它是电影问世以后三十年,由歌手希金斯创作的。只是它和电影一样出名,所以就把它们放在一起也无妨:一样的伤感,一样的浪漫。
蓝天白云,海风海浪,白色的房屋,卡萨布兰卡,还有冷不丁撞入眼帘的大红的野花,浪漫所需要的一切元素,这里都有了。
私奔,就到米哈斯吧!浪漫不需要理由。
.
心惊肉跳看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