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云山(四) 错位的记忆

标签:
云山农场知青生产建设兵团三十九团密山虎林虎头乌苏里江杂谈 |
分类: 云山印象-我的东北知青生活 |
因为是最后一次回云山,所以作为回顾,把此前历次回云山的照片拿出来对比,不料经常搞错,连第一次回云山是哪一年都记不清了。经常把一些场景错位衔接,当然也就对不上号了。总有时空交错的感觉。
首先是第一次回云山的时间,一直认为是94年,但仔细回忆以下,因为是在十一期间,我们在云山待了5、6天,来回8天,所以应该是有双休日有十一长假那年,而第一年实行双休日是在95年,那年的5月6号和7号两天连休,从而开启了周六周日连休的双休日,也才有了我们的云山行。
还有04年和07年两次回云山,因为相隔较近,见到的人变化也不大,所以也常常搞混了。
我还在想,这几次回云山,我可能就没有单独和老家伙们吃顿饭。95年不用说了,基本上在六连待着,喝的糊里糊涂的;04年那次,老家伙们为了跟我吃顿饭,在招待所门房等我,从晚上六点一直等到半夜十二点。07年照片显示,和老家伙们吃饭了,但很可能不是单独吃而是和很多朋友一起吃的,最多是我和老家伙们坐一桌。因为老刘、老叛徒是殿文开车去给接来的,而且连长也在。
说到殿文,清理照片时才发现,我四次回云山,他四次都在,而且,前后近20年,他居然一点儿也没变,一点儿也没老,真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我们都老就他不老呢?吃了长生不老药?
由于已经知道老刘和老叛徒的情况,知道只剩老尹一人了,所以这次也没有安排和他单独吃个饭,而是在饭局上把他叫来一起吃的。谁知道老尹这老家伙却留了个心眼儿。
我们在云山一共待三天,福贵宣布第三天上午自由活动,中午早点儿回来和农场领导一起吃个饭。我于是决定到老尹家去待会儿,顺便把送给他的帽子带过去。那天是15号,每月一次的云山农场大集。我们一早去看了看,好家伙,吓了我们一跳,近百个摊位,摆了好大一片,鸡鸭鱼肉,服装鞋帽,卖什么的都有。而且,居然还有城里才看得见的警察和城管在维持治序(见寻梦第一篇)。
见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我就溜溜达达奔老尹家去了。敲了敲门,没在家。我想,可能遛弯儿去了。于是决定到后山去看看。
后山是原来的副业连,再往下是五一水库。水库干了,几头奶牛在库底悠闲的吃草。本想顺着沙石路走到沙山上去从一个更开阔的角度拍摄团部的全景,但底气不足的我只走到中途就放弃了。
再次来到老尹家,他在家。问他干啥去了,他说赶大集去了,问他买啥了,他说啥也没买,就买了块肉。顺着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厨房案板上摆着一块肉,至少有3斤。
老尹咧嘴一笑,“中午在我这儿吃,给你炖肉吃。”
早上我去赶集就看见卖肉的了,一字排开好几个大案子,半扇半扇的肉摆在案子上。那场景竟然和几十年前我们在兵团时候的情况一模一样!不知道是那时候的场景穿越到了现在,还是现在的我们穿越回了兵团。
要说农场的猪肉,那可和你们在城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首先是规模不一样。
城里人讲养生,怕死,不敢多吃肉,更不敢吃肥肉,买肉都论两。所以卖肉案子上摆的都是那种薄薄的、瘦瘦的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任由老娘儿们在那儿扒拉来扒拉去的挑。而在农场的案子上,一摆就是半扇猪,而且绝对膘肥肉厚,至少三指膘,是肥肉也厚瘦肉也厚,看着就有食欲。买肉的通常也是手一指,要哪个部位,一刀下去,少则三五斤,多则十来斤。没人买半斤八两的,丢不起那人!
其次,颜色也不一样。
在城里买肉,你肯定挑颜色鲜红的,认为鲜红的比暗红的新鲜,但其实鲜猪肉的颜色不是鲜红的而是粉红的,准确的说是肉粉色的。如果是鲜红的,那就是血脖了。
最主要的是新鲜程度不一样。
城里所说的鲜肉是相对于冻成冰坨一样的冷冻肉而言,实际上并不是从屠宰现场直接拉过来的,都要经过僵直、解僵、后熟,冷藏、排酸、排液等一系列工序,一般来说要经过24小时,也就是说,你买到的所谓鲜肉其实已经是头天的了。
而农场的则是从杀猪房直接拉来搁到案板上的,除了颜色,最大的特点,肉是活的,不僵不死,像果冻一样哆哆嗦嗦的,用手碰一下,肉就抖动起来,抖动还会像水波纹一样传播开来,而且这种抖动会持续数秒,和几十年前在杀猪房看到的一样。看到的人都会禁不住脱口而出:“好新鲜!”
摆放在老尹家案板上的就是这样一块哆哆嗦嗦的鲜肉。可是,面对他留我吃饭,我却为难了。中午陪农场领导吃饭,我们作为一个团队,是不应该缺席的。跟他讲了以后,他没有说什么,又咧开嘴笑了一下,但眼神却明显的黯淡了下去。
他坚持送我到楼下,然后挥挥手告别。回来的路上,我忽然特别恨我自己!那块肉分明是特意为我买的!几十年了,就想再为我作顿饭吃,而我却推脱了!恨得我给了自己一下。
回北京后,老尹那失望的眼神,转身上楼时那落寞的背影,总在我的眼前闪现,让我懊悔,让我自责。我是不是特别混呐!看来,除非我再去一趟,去吃一顿老尹给我作的饭,否则,这份懊悔和自责将永远伴随着我了。
先来看看总也不老的殿文。
95年。
老三。
六连四号地和菜地之间的田间路路口,往右是马场,往左是猪号。
我现在都没想明白,拖拉机这么宽的轱辘,那还不把庄稼都轧了?
.
这本来是为纪念王震开发北大荒而立的。但写这几个字的人一定不是北大荒人。只有我们这些真正的北大荒人才知道,什么是荒火,更知道荒火一旦燎原是什么后果!如果让那些在扑灭荒火中牺牲的4.18烈士的亲属看到,一定会把他揪过来暴打一顿!
.
没想到我们虎林也能出这么高级的酒了,宝石蓝色的酒瓶像一颗硕大的“海洋之星”。
还是那条铁路,单轨,从牡丹江到鸡西,到密山,到辉崔,到虎林,到东方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