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西藏 冰大阪上的翡翠

标签:
卡若拉冰川满拉水库江孜乃钦康桑雪山斯米拉山口朱自清梅雨潭满绿 |
分类: 漫游札记 |
刚刚从我们云山农场省亲回来,有很多感触,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人太累了,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调理;感触太多,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梳理;照片太多,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整理。虽然我知道,我的云山荒友们很想知道云山的情况,但是,调理、梳理、整理都需要时间,所以很抱歉,只能过些日子向荒友们汇报了。而且,为了保持连贯性,我也先要把我的西藏游记写完,毕竟,西藏太美了。
下面继续走近西藏。
本来这篇的内容应该是和上篇羊卓雍错一起写的,实际也是一路上的风景,但因为上篇羊湖太美,一说就说多了,只好把剩下的内容另行成篇。
虽说是上篇“剩下的”,却绝对不是下脚料,特别是那些照片,用我们自己的话说,从“看上去很不真实、很假”这个角度说,和羊湖有一拼。
从前藏的拉萨到后藏的日喀则有两条路,一条就是我在《扎什伦布寺》一文中提到的沿雅鲁藏布江穿越尼木峡谷,另一条就是翻越甘巴拉山口沿羊湖北岸西行,经过卡若拉冰川,经过满拉水库,经过江孜,最后到达日喀则。这条路也被称为老路。我们从日喀则回来走的是尼木峡谷,而去的时候走的是老路,也是风景最美最多的路线。
首先游览的就是前面说到的羊湖。事实上,在甘巴拉山口拍摄的羊湖照片中,你已经看见作为羊湖不可或缺的重要背景的乃钦康桑雪山和卡若拉冰川了。而羊湖的下一个景点就是卡若拉冰川。
如果不是训练有素的登山队员或者探险者,卡若拉冰川应该是你能够到达的最近的冰川了,就在公路边不过百十来米的地方,触手可及,是当地旅游部门隆重推出的景点。但出于“抠门”的考虑,我们并没有花50块钱的门票钱在那儿停车,而是先让师傅停在景区外好好照了几张相,然后在景区中缓缓的开车路过,隔着车窗再照几张。
卡若拉冰川位于江孜境内,海拔5560米,上缘是一马鞍状冰帽,而长长的冰舌则缓缓下探,从山顶云雾飘缈处,一直垂挂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晶莹幽蓝,冷气袭人,犹如一副悬在山崖上的巨型冰唐卡,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要提醒诸位的是,如果想看羊湖和卡若拉冰川,那可要抓紧了。随着气候的变化,你眼前的卡若拉冰川已经不是发育中不断延伸的冰川,恰好相反,它已经停止发育并在不断退缩。师傅告诉我们,在他5年前进藏的时候,公路边山坡上全都是冰川,而现在,你只能看到冰川退缩后留下的道道刨痕和堆积在山梁的冰川终碛、侧碛。所以,再晚几年,不但看不到卡若拉冰川,连美丽的羊湖也不再有冰峰的远景了。
事实上,即使你没有去过西藏,也很有可能已经和卡若拉冰川面对面了,因为它曾一再的出现在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的场景中,很多人都是因此才来这里观赏冰川的壮观,赞叹大自然的魅力。而由宁静、邵兵主演的《红河谷》所表现的藏族民众抵抗英军侵略的史诗也就是发生在冰川所在的江孜,发生在从境外进入西藏必经之路的江孜,那座扼守通道的悬崖城堡。如今,江孜人在悬崖城堡的原址复建了“英雄城堡”以供后人景仰。
我们的车从卡若拉冰川继续前行,越过海拔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停在一处山坡的空旷处,师傅问,要不要在这儿照个相,这儿是个水库。可是,在北京出发前我在网上搜寻的西藏旅游景点中并没有什么水库之类的,而且,一个水库能有什么好看的?但既然停车了,就下来看看吧!孰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差点儿错过了又一个绝世美人儿!
满拉水库(见篇头图片),一座可能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工水库-4300米,只比斯米拉山口低几十米。有关满拉水库,没有神秘的传说,没有商业的宣传,藏在深闺人未识。这里没有你所熟悉的商店、饭店、厕所等任何旅游商业设施,没有追着你跑的卖纪念品的小贩,光秃秃静悄悄的,完全没有你太熟悉的“旅游景点”的所有特征。所以,几乎所有来西藏旅游的人都没有想到,在这里,在这没有传说没有人烟的荒山里,居然会有如此美景!于是,这份意外就来得愈发让人惊喜。
第一眼看到它,你就会被它的“绿”所深深的迷惑。满池的湖水呈通透的石绿色,不染一点儿人间烟尘,象温润的碧玉,却多了几分蛋清样软嫩。象平铺的荷叶,却多了几分丝绸的光滑,在斑驳的岸边高坡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纯脱俗。
说它清纯脱俗,说它与其他神湖圣湖不同,最大区别在于,其他的湖水都要把天上的白云岸边的景物清晰的映在自己的身上,以增加自身的媚惑力,但在这里,无论两岸暖色的山体离得多近,无论蓝天上的云彩多美,在它的水面上却找不到一点映像,它不需要借助他人的任何美,只是固执的保守着自己天然的本色――石绿色。
喜好收藏的朋友都知道,翡翠的等级鉴定中有一个专有名词:满绿。满绿是指翡翠的“地张”为均匀的绿色,并无浓淡之变化,而且够厚绿。这类“玻璃种”翡翠水头长,最难得。而我们眼前的满拉水库就是这样的满绿,它不浓不腻,清雅宜人,宛如天上仙女不经意间遗落在冰大阪上的一颗满绿的翡翠。
该怎样来形容满拉水库的绿呢?最不擅长写景的我黔驴了,只好借助大师。事实上,前面说的“蛋清样软嫩”等句已经是引用的朱自清了。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梅雨潭》中把这绿色写得超凡脱俗,无出其右者。我当然也不敢造次,只能把大师的名句拿过来直接贴上。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朱自清先生惊诧于梅雨潭的绿,而我们,我们也惊诧于满拉水库那醉人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