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西藏 最不真实是羊湖
(2012-07-10 20:43:45)
标签:
羊卓雍错湖雅鲁藏布江甘巴拉山口雪山法国蓝纳木错湖冰川杂谈 |
分类: 漫游札记 |
连续写了三篇寺庙了,说了很多现实的和历史的东西,有的已经快越线了。我知道有人可能已经不耐烦了。得!打住,咱不说了行不!还是来说风景吧,说说羊湖的风景。哼!怪不得古人一到这时候就“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语出辛弃疾词《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回来很长时间了,但只要一面对羊卓雍错湖的照片,还是会摇摇头,还是会念叨一句:“太假!太不真实!”
我们外出旅游,只要回到宾馆,第一件事就是把相机里的照片存到电脑中。记得那天存完照片,一打开图片,我就把自己惊呆了:照片太美了,也太假了,假的就像一幅水粉画。于是,再也舍不得关上电脑,就让这幅水粉画一直在屏幕上展示,我也就一直傻傻的看着,就像在看一个绝世美人,就像在看一个初恋情人,目不转睛。
来送火车票的旅行社工作人员看到照片,难以置信的看看我,再看看照片,问到,“这是你们自己拍的?不是从百度上下载的?”我不无骄傲的回答,“百度上恐怕没有这么漂亮的图片。”这是实话!我回来还真在百度上搜来着,还真没有比我们照的更好看的,不信你找找看。
我也尝试着分析了一下羊湖为什么这么美。想来想去,可能有这样几个因素。
首先应该是雪山。
在编辑图片的时候,为了突出湖水或山坡的某些细部,我曾试着裁去有雪山的部分,但效果不好。雪山,是西藏风景甚至是西藏文化必不可少的内容,可以说是其核心,甚至是其灵魂。西藏的神山无一不是雪山,雪山旁却通常没有湖泊;而西藏的神湖则无一例外的依傍雪山。没有了雪山,就没有了西藏文化特有的那份宁静、高远、圣洁和神秘。
照片的假,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羊湖边上的山坡贡献的。
羊湖是远古时期冰川泥流壅塞形成的壅积湖,所以,与其他神湖不同,羊湖没有浩瀚无垠的水面,而是在众多丘陵间形成珊瑚状或鹿角状分布。湖面不宽也不深,枝枝桠桠的,你可以在欣赏湖水的同时一并欣赏对岸的风景,包括对面洪积扇上的小片田地、小片民居都一览无余。这些都增添了画面的生动。
此外,由于身处高原丘陵,加上常年融雪洪水的冲积,周边山坡格外平缓。所以,羊湖的湖岸不是陡峭的山岩,而是极缓极缓的缓坡,一条一条平缓的山腿可以一直延伸到湖里很远,在水边形成一个一个尖尖的很不真实的沙滩。看上去就像是画家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画出来的一样。
还有就是山坡的色彩。湖边山坡基本上是疏松的沙砾,平缓、没有棱角,呈现出水粉画常用的柔和的土黄色。山坡上基本上没有植被,只在阴面和洪积扇上有稀疏的沙生针茅,颜色和山坡基本上一致,略带一点儿淡淡的茶绿。于是,平缓的山坡就呈现出一块块土黄和浅赭石色的斑块,和水粉画在表现高原荒漠时候的手法高度一致。而当远处山坡的这种斑驳效果趋淡的时候,天上的浮云就及时的赶来帮忙,在山坡上投下块块暗影,于是,这些山坡也就活起来了。
当然,去羊湖主要是看湖水,而照片上羊湖最假最不真实的也是湖水。
羊湖的湖水是蓝色的,但是羊湖的蓝色却是我们在其他高原湖泊中从未看到过的。纳木错湖是很漂亮的海蓝色;长白山天池的蓝色是极其纯净的湛蓝色;天山天池的水被湖边茂密的针叶林染成了蓝绿色;喀纳斯湖的上游流经白色钙化土地区,于是就在淡蓝的湖水中勾兑了一抹一抹的乳白。
而羊湖的蓝与它们都不相同,既不是湛蓝,也不是蔚蓝。它有一个很专业的名称――法国蓝,因与法国国旗上的蓝色一致而得名。
法国蓝是一种过度色,它没有湛蓝色的醒目,也没有蔚蓝色的洗练,柔和而不失亮丽。那么,为什么只有羊湖才呈现这种极其少见的法国蓝呢?四个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蓝天、白云、土黄色山坡和内流湖特性。
首先要有蓝天,这是不容置疑的。羊湖海拔4440米,我们拍摄时所在甘巴拉山口海拔5030米,是离天最近的地方,而且西藏的天空基本上没有污染,看到在别处看不到的最蓝的天是稀松平常的事儿。但有个季节问题,之前的四五月份多风多雪,而七月以后雨季就来了,所以,最好选择晴朗的六月或九月。否则,你是看不到蓝色的羊湖的。
但是,如果任由蓝天把它的颜色不加节制的化在水里,那湖水就是和天空一样的蔚蓝色了,就会形成随处可见的“水天一色”的景观。而白云就是它的调节器,它会减暗湖水的颜色。如果此时恰好有一片白云飘过,它就会在水面投下湛蓝色的投影,和周围的蔚蓝形成鲜明的对比。但这似乎并不是我们期望的效果。于是,它们知道了我们的心思,就让白云停留在远处的山上,在那里,蓝天和白云先把蔚蓝和湛蓝勾兑成我们想要的法国蓝,再轻轻的把它化到水里,于是就有了这只有在水粉画中才能一见的法国蓝的羊湖。显然,没有云或者云太多太近都不行,只有如画面那样让白云疏朗的停留在远远的山上才能有这样的效果。
还有,你一定不要低估了周围土黄色山坡的作用,没有它们,羊湖同样不可能呈现美丽的法国蓝色。前面提到的那些高山湖泊,周围山上要么是深绿的松林,要么是青黑的山岩,它们的颜色投射到湖中,只会使湖水发暗、发绿。而羊湖周围的山坡没有绿色植被,不会把湖水染绿。而且浅土黄和法国蓝分属暖色系和冷色系,两个色系之间相互不会出现光干涉,相反,同样是过度色的这两种颜色会相互映衬。于是,羊湖就被映衬的更加纯净而明亮了。但如果你在雨季到达,山坡上长出了条条新绿,那羊湖的蓝色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羊湖是个内流湖。它的出口早在千万年前就被冰川泥流给壅塞了,它的水是不流动的。这个特点决定了羊湖的水面在没有风的日子里格外平静。千万别小看了这份平静。没有波纹,水面就不会有褶皱的感觉;没有浪花,就不会反射太阳、雪山的光亮而在水面形成“闪闪发光”的亮点,形成影像学中称为“噪点”的反光。没有了褶皱,没有了噪点,整个湖面有如仔细熨烫过的蓝色丝绸,平整,华贵,丝般顺滑。
羊湖用她极致的美丽,把藏族文化特有的那份宁静、高远、圣洁和神秘表达的淋漓尽致。她的纯净和圣洁,能迅速把人心里的那些浮躁荡涤的干干净净,能让初次见到她的人瞬间安静下来,鸦雀无声。
其实,在人们的心底,都有一份对鸦雀无声的孤独的追求,都有一份对宁静、纯净、圣洁的追求,然而,当这些东西突然的、毫无预警的、具体而细腻的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还是会有被冲击的激动,还是会有被震撼的感动,也许就是这份感动,让我在突然看到羊湖的时候莫名的落泪了。
我们清晨从拉萨出发,一路溯雅鲁藏布江而上。这段江面,舒展、宽广而平缓,浩浩荡荡。
现在我们丢开雅鲁藏布江,沿盘山公路曲折而上。照片依次是雅鲁藏布江河谷、盘山路的下半段和盘山路的上半段。
.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5030米的甘巴拉山口,羊湖就在我们下方。请屏住呼吸,和我们一起静静的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