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标签:
过年李清竹母亲儿子杂谈 |
分类: 随笔 |
年根将近,电视媒体记者的镜头都对准了匆匆往家赶的打工者,他们彻夜在北风刺骨的车站排队购票的身影,他们手提大小包裹、肩扛幼小孩子往车门挤的身影,他们昼夜排队还是没买到票的落寞身影,总让我们牵挂,总让我们为他们担着一份心。
但其实,还有另一群人数并不比他们少,却更值得关注的人群没有出现在镜头中:那些已经年迈、苦苦等着在外打工的子女回来过年的父母们。
前两天在崔永元那篇博文后面曾附上一张照片,是从湖南永州到杭州来打工的李清竹,连续在车站排队6天6夜却最终没能买到回家的车票。
一脸惆怅的他站在广场不知所措,老家的母亲电话打了进来。
李清竹的母亲82岁了,肺部有毛病,喘不过气,经常晕倒。没多久前生病了,一个星期没吃饭。母亲在电话里说:“我身体不好了,怕明年还过不去了,你一定要带上全家人回家过年。”听李竹清讲了车站通宵买票无果的事情后,母亲心疼地哭了起来,
想起一件陈年往事。
办病退那年,看着左邻右舍的孩子陆陆续续办回北京了,我妈很着急,可是我们家没有认识街道办事处或医院的路子,病退困退都不行,干着急。幸亏福贵认识人多,会办事儿,就帮着我一起办。我写信跟我妈说了,她天天盼着我回来。但这种事儿,手续繁琐,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妥的。临近过年了,还没有办好。
那些日子,我妈干着急帮不上忙,在家里坐立不安。一听到楼梯上有脚步声就开门出去看看,却总也不是。换做一般人,出去看看不是就回屋了。可我妈不是,她总是不死心的站在门口,看着邻居走上楼来,还要陪上一脸讪笑对人家说:“我还以为是我儿子呢!”
每每如此。好在邻居们都了解她,不跟她计较,否则,这不是占便宜吗,“谁是你儿子!”
这就是等儿子的母亲。这年关,这样等儿子的母亲还不知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