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京城过十一

标签:
十一长假情感 |
分类: 午后斜阳 |
十一长假哪儿都没去,吃饭、睡觉,还抽空作了个体检。
每年体检都让大夫们十分沮丧,费半天劲也查不出个能值得一说的毛病。前年体检,好不容易在肝的右叶发现一个小小的阴影,由于是在肋骨下很隐秘的地方,稍不留意就看不到,所以让很有成就感的B超大夫好兴奋了一阵子:“嗯!(终于)发现个东西!”。CT的结果,常规血管瘤,没事儿。
过节嘛,主要是吃。讲究吃是中国人的传统,至今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见面的问候语还是“吃了吗?”
第一顿饭是陪我们中学老师吃的。我们班同学每年都有很多次聚会,也经常会通知老师参加。有时候出于天气不好的考虑不通知,老师知道了还会闹脾气。本来这次我坚持让老师请客,但最终还是心软的同学给结了帐。席间最精致的一道菜当属“蓝莓山药”。
第二顿饭是为荒友达生接风。每年这个时候,达生都要从香港赶过来,出席北京侨界的十一庆祝活动。达生的父母是印尼归侨。离开北大荒以后,达生到香港发展,现在当然是事业有成了。但他一直眷恋那片黑土地,几次出资组织荒友们回云山探亲,还曾捐资30万为云山农场建了个图书馆,因此在荒友们中间很受尊重。
酒桌上还意外的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荒友全泰。虽然他在美国期间也和我有过信箱的联系,但毕竟没见面。这次由于事先谁也不知道谁要来,所以见面的瞬间,谁也没有马上认出对方。感觉全泰也显老了,头发花白了。回来翻出原来的照片,又不禁感慨了一番。
荒友们在一起是最放松的,尤其是酒过三巡以后。荒友王淑萍就在和我照相的时候说起,当年结婚的时候也没喝过交杯酒,都不知道怎么喝,让我跟她喝一个,我大惊:“你玩儿真的?!”于是,闪光灯下,众目睽睽,我们俩喝了个交杯酒。回来第一时间给太太看,太太苦笑了一下。
当然,和家里人吃顿团圆饭是一定要有的。今年吃的海鲜。尽管我再三阻拦,妹夫还是点了龙虾等高档海鲜,仅那只龙虾就干了一千多块,超大的泰国濑尿虾也不便宜。这让我们的家宴,温馨又奢华。
最有意思的是跨境吃饭。荒友启家住在北京东端的通州白庙,紧邻河北三河的燕郊。我们一帮荒友相约聚到他家,他提议到河北去吃涮肉。虽然只有两三站地,但公交不便,我们打车过去。车上我和的哥打趣,“到河北去吃饭,北京的护照好使不?”他笑,“办签证麻烦,我就拉你们直接偷渡过去了!”
跨境河北涮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