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一只孤独的小号

(2009-05-14 13:50:37)
标签:

5.12

地震

思念曲

小号

杂谈

分类: 随笔

那一只孤独的小号 

看了央视播出的5.12纪念仪式,只留下了一个印象:那只孤独的小号。

按说,这样高规格的仪式,有胡锦涛参加,场面、阵式都应该很大,却断没料到,只用一把小号来统领始终。真想知道这个仪式的总策划和总导演是谁,该不会又是老谋子吧。好像只有他才总能这样出人意料。

事先猜想,借助这个活动搞些政治秀,是在所难免甚至是应当应分的,比如“多难兴邦”啦,比如“重建家园”啦,比如“党和政府”啦,等等。却怎么也没有想到,用一个名为《思念曲》的曲子,就把整个活动,定义在“思念”的狭窄范围内了,所有那些政治秀,通通被屏蔽在外。

效果也确如策划,没有庞大雄壮的军乐团,没有抢眼的演出礼服,伴随着黄色的、白色的菊花被一支一支的摆放到纪事牌前,只有那只低回婉转、绵延悠长的小号在孤独的吹奏,除此没有任何声响。它,似乎屏蔽了尘世间的所有纷杂,让人们能够安安静静的独享心中那一份纯纯粹粹的思念。

乐曲只有两个乐段,以不变的节奏反复,反复。第一乐段低垂哀婉,淡淡的。加了弱音器的小号,没有高亢,没有嘹亮,没有地震的惨烈,也没有激动人心的奋起。乐曲中幻化出的,是逝去亲人最后的音容相貌。那里有程林祥大儿子程磊最后那天从父亲那儿接过100元钱生活费,然后挥手微笑着和母亲作别,跳上了前往学校的汽车的情景;那里有合葬一个墓穴、生前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两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王晨和杨楠锋“六一”儿童节的一张合影。两人搭着肩膀,亲昵地站在一起,王晨比杨楠锋要高一些;那里有警察李林国终于挖到的自己15岁儿子,如同15年前一样地小心翼翼、倍加呵护,把儿子的身体放进尸袋前,最后看着自己儿子安静的轮廓;那里还有冯翔的儿子墨娃,那天早上用稚嫩的小手拧着他的耳朵,撒娇的说:“爸爸,六一节要给我买奥特曼。”……

随着这些场景的化入化出,乐曲转入第二乐段。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高三度的变奏。随着音调的抬升,人们的视线,也随着小号手微微上抬的视线而缓缓抬升,越过废墟中坍塌教学楼的楼顶,越过周边峰峦起伏的山巅,看向更遥远的天边--那里,是他们的亲人所在;那里,是他们的思念所在。

思念,是孤独的;思念,应该是孤独的。

很好,很好。

查了一下,这首《思念曲》的作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青年作曲家郭思达,演奏者是该团乐手王强。

(前面提到的场景,出现在我的博文《来自地震灾区的报导》和《一束紫玫瑰》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