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集法篇
(2023-07-16 00:00:00)| 分类: 学校文言文 | 
集法篇  
  自方袍幅巾之态,遍满天下,而超脱颖绝之士,遂以同污合流矫之,而世道不古矣。夫迂腐者,既泥于法,而超脱者,又越于法,然则士君子亦不偏不倚,期无所泥越则己矣,何必方袍幅巾,作此迂态耶!集法第十一。
  一心可以交万友,二心不可以交一友。
  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
  有世法,有世缘,有世情。缘非情,则易断;情非法,则易流。世多理所难必之事,莫执宋人道学;世多情所难通之事,莫说晋人风流。
  少年人要心忙,忙则摄浮气;老年人要心闲,闲则乐余年。
  晋人清谈,宋人理学,以晋人遣俗,以宋人禔躬,合之双美,分之两伤也。
  莫行心上过不去事,莫存事上行不去心。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青天白日处节义,自暗室屋漏处培来;旋转乾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操出。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子女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
  何以下达,惟有饰非;何以上达,无如改过。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象,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意防虑如拨,口防言如遏,身防染如夺,行防过如割。
  白沙在泥,与之俱黑,渐染之习久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切磋之力大焉。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
  凡事韬晦,不独益己,抑且益人;凡事表暴,不独损人,抑且损己。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
  遇故旧之交,意气要愈新;处隐微之事,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人,恩礼要愈隆。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做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从师延名士,鲜垂教之实益;为徒攀高第,少受诲之真心。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病中之趣味,不可不尝;穷途之景界,不可不历。
  才人国士,既负不群之才,定负不羁之行,是以才稍压众则忌心生,行稍违时则侧目至。死后声名,空誉墓中之骸骨;穷途潦倒,谁怜宫外之蛾眉。
  贵人之交贫士也,骄色易露;贫士之交贵人也,傲骨当存。
  君子处事,宁人负己,己无负人;小人处事,宁己负人,无人负己。
  砚神曰淬妃,墨神曰回氏,纸神曰尚卿,笔神曰昌化,又曰佩阿。
  要治世,半部《论语》;要出世,一卷《南华》。
  求见知于人世易,求真知于自己难;求粉饰于耳目易,求无愧于隐微难。
  圣人之言,须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
  与其巧持于末,不若拙戒于初。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昼观诸妻子,夜卜诸梦寐。两者无愧,始可言学。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与其密面交,不若亲谅友;与其施新恩,不若还旧债。
  士人所贵,节行为大。轩冕失之,有时而复来;节行失之,终身不可得矣。
  势不可倚尽,言不可道尽,福不可享尽,事不可处尽,意味偏长。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贵闲,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泛交则多费,多费则多营,多营则多求,多求则多辱。
  正以处心,廉以律己,忠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以洽事,此居官之七要也。
  圣人成大事业者,从战战兢兢之小心来。
  酒入舌出,舌出言失,言失身弃。余以为弃身,不如弃酒。
  青天白日,和风庆云,不特人多喜色,即鸟鹊且有好音。若暴风怒雨,疾雷幽电,鸟亦投林,人皆闭户。故君子以太和元气为主。
  胸中落意气两字,则交游定不得力;落骚雅二字,则读书定不得深心。
  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书一卷,则增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
  坦易其心胸,率真其笑语,疏野其礼数,简少其交游。
  好丑不可太明,议论不可务尽,情势不可殚竭,好恶不可骤施。
  不风之波,开眼之梦,皆能增进道心。
  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
  不能受言者,不可轻与一言,此是善交法。
  君子于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
  我能容人,人在我范围,报之在我,不报在我;人若容我,我在人范围,不报不知,报之不知。自重者然后人重,人轻者由我自轻。
  高明性多疏脱,须学精严;狷介常苦迂拘,当思圆转。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履过。
  性不可纵,怒不可留,语不可激,饮不可过。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
  老成人受病,在作意步趋;少年人受病,在假意超脱。
  为善有表里始终之异,不过假好人;为恶无表里始终之异,倒是硬汉子。
  入心处咫尺玄门,得意时千古快事。
  世间会讨便宜人,必是吃过亏者。
  书是同人,每读一篇,自觉寝食有味;佛为老友,但窥半偈,转思前境真空。
  天地俱不醒,落得昏沉醉梦;洪濛率是客,枉寻寥廓主人。
  老成人必典必则,半步可规;气闷人不吐不茹,一时难对。
  重友者,交时极难,看得难,以故转重;轻友者,交时极易,看得易,以故转轻。
  掩户焚香,清福已具。如无福者,定生他想。更有福者,辅以读书。
  国家用人,犹农家积粟。粟积于丰年,乃可济饥;才储于平时,乃可济用。
  考人品,要在五伦上见。此处得,则小过不足疵;此处失,则众长不足录。
  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宫商暂离,不可得已。
  精神清旺,境境都有会心;志气昏愚,处处俱成梦幻。
  孟郊有句云:“青山碾为尘,白日无闲人。”于邺云:“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又云:“如逢幽隐处,似遇独醒人。”王维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又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皎然云:“少时不见山,便觉无奇趣。”每一吟讽,逸思翩翩。
							
		前一篇:令人费解的科学概念
										后一篇:“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