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择多了等于没选择

(2008-06-22 12:21:48)
标签:

育儿

分类: 郜媽賣娃

选择多了等于没选择

攝於兒子小一女兒小班

 

选择多了等于没选择

:郜莹

    女儿的台湾学姊毕业后面临到要回台湾、继续留在上海做研究生、去加拿大考中医执照,还是去美国拿移民签证的抉择。同他一起毕业的内地同学都羡慕她能有如此多的选择,她却愁眉苦脸的说:

  选择多了反而等于没选择。」

 

   乍听之下忍不住大骂:

  「你这个死孩子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难道你想过我们以前那种,只能有一条路直直往前走,不容你做任何选择的日子吗?」

 只有一条路好走,反而会因此被逼得只有努力朝这条路走下去。不像我们现在路一多更让人心生旁徨。」

 

   看来有时侯没得选择往往会比有选择来得好,至少在教养孩子方面就可以看到许多例证。

 

   如一些残疾人士的父母,他们在教养孩子上往往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希望培养孩子能有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不要成为别人的负担,结果这种「专一」的教育法竟常能教养出非凡的孩子

 

    在中国就有一位因为孩子天生聋哑,父亲被「逼」得不得不用心去琢磨出一套「赏识教育法」,去开启自己「忽视孩子缺点、挖掘孩子优点」的眼,寻找出利用孩子视觉优势,以「画面」来带动口头语言来让孩子学习认字,让孩子能喜爱上阅读。

    然后把孩子「喜欢阅读」的行为,在他心中强化为「天才儿童行为」,让孩子不会因有不会说、听不见的缺陷而看轻自己。

    甚至为了增加孩子的信心而不惜贬低自己。如在初学数学十题中仅做对了一题,父亲给他的不是责骂而是假装惊喜讶然的夸赞到:

   「真是了不起,爸爸像你这么小时这么难的题目可是一题都答不出来的呢。」

    当知道孩子上珠算课打算盘总垫尾时,安慰且鼓励他:「没关系,因为你没像其它小朋友一样有去上课受过训练,爸爸像你这么大时,打得比你还要慢呢,我们只要加紧练习就一定可以赶得上的。」

    然后在孩子练习时只要有一点儿进步,做父亲的就会为她大声欢呼,让孩子因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乐于下苦工去学习。

    在孩子刚学写作文时,做父亲的总是在仔细阅读后,将孩子作文中写得好的句子用红笔圈出来,然后在晚餐时把他朗读出来,并给予热烈的掌声,让孩子就此爱上了写作。

 

    这个一出生就比一般孩子能力要「缺上一截」的孩子名叫周婷婷,后来成为大陆地区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且在美国得到心理谘商硕士,和获得2001年「中国十大时代女性」。

    只为一名普通工人的周婷婷父亲周弘,为何能将有先天缺憾的孩子教育成神童?周弘的回答是:

   「只要持之以恒的相信孩子行。」

    很简单也是父母们都明白的道理,但为何绝大多数的父母却做不到呢?

    其原因主要就是出在一般父母对于「正常」孩子的期待,往往不仅是单一的选择

    只要能有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不要成为别人的负担,而是有希望孩子能成大功、立大业、赚大钱、光宗耀祖….有着许许多多不同选择的期待。

    因为期待多而「花了眼」,对孩子的优点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在「心高愿大」下,总爱用「天才」的标准去给孩子评分,批评孩子这个不行那方面要加强,再行的孩子在如此不断强化其短处下,真的变得样样都不行的废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