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家的「仙人掌教育」

(2008-06-20 09:37:19)
标签:

育儿

分类: 郜媽賣娃

我们家的「仙人掌教育」有著仙人掌精神的女兒(攝於女兒4歲)

 

我们家的「仙人掌教育」

文:郜莹

 

由于我并不常住上海,而女儿能把自己养活下来都了不起了,所以我根本就不敢去指望她能照养好其它的「活物」,因此这棵仙人掌当我不在上海家时就是棵「孤儿树」。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这棵「孤儿树」却活得兴高采烈,每年五月份到九月份这阳光最炽热的季节,一朵又一朵的黄花绽放不停。

我瞧着希奇道:

「哇,真是了不起呀,这棵仙人掌居然能活得这么好。」

女儿则以见怪不怪的口吻回应到:

因为它是『仙人掌』啊。」

由这棵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引发我和女儿对植物生命韧性的讨论,我说:

「当初仙人掌肯定不会是这样的『好养』,应该是为了适应自然界中优胜劣败的生存法则而被『逼』出来的改变。」

女儿在点头称是后加了一句:

「对,就像我一样。」

我听了笑起来,这笑容中有对女儿的嘉许也有着为母的疼惜,因为女儿在十八岁独自一人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读书,六年来所承担在生活、学业与情感、身体上的困顿与失落肯定不少,但她却从无一次打电话回家求救哭诉,都是咬着牙挺过来。曾问她:

「为什么不打电话回来跟爸爸妈妈哭呢?」

哭给你们听有啥用,你们隔得那么远也没法立刻飞过来帮忙,哭完了还不是得靠自己去面对。」

「那为什么连回到家见了我们面也不说辛苦的?」

她淡淡的说:

都过去了也就不觉得辛苦了。」

相较于女儿的独立坚强,一直在台湾岛内读书的儿子个性就显得太「面」了些,直到最近因因出国进修,在人生地不熟熟的异乡,被「逼」得必须返是自己做决定和面对,才总算长出了点「仙人掌」精神

 

曾观赏过一部胡杨树生长的纪录像片,其中有位培林专家讲述到种植胡杨树的诀窍-

少浇水、施肥与培土。

因为若经常给它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只在地表浅处盘来盘去,根扎得浅自然经不起风雨;所以只要把它们栽活后就不再去理睬它,由于地表没有水和肥料供它们吮吸,自会「逼」得它们不得不拚命向下扎根,恨不得把自己的根穿过沙土层,一直扎进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何愁这些树不枝叶繁茂,何愁这些树会轻易就被暴风刮倒呢?

 

仔细想想,这栽树的原理其实不就跟养孩子一样,若对孩子太过周到照顾了往往就培养出了他们的惰性,生命的温室只会诞生出生命的灾难.

若要想要孩子的生命之树能根深叶茂顶天立地,就不能给它太足的水分和肥料,必须强狠下心去逼迫它奋力向下自己扎根。

在温室里我们是永远见不着参天大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