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墨西哥墨西哥城(1968)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妈妈说今天讲两个科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我在学校的时候就分不清这两个科目”周游说。
“有那么难理解吗?从字面上也能看出来:待摊费用,就是等待摊销的费用;预提费用是预先提取的费用。”我抢白。
“这两个科目不常用,但是要区分清楚,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讲,便于理解。待摊预提是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的,受益在前、现金支付在后用预提,而现金支付在前、受益在后用待摊处理,通过这两个科目使受益与费用相匹配。需注意: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包括一年)的各项费用在“待摊费用”里核算,超过一年的在“长期待摊费用”里核算。”妈妈解释道。
预提费用也简单,你刚才总结的很准确,就是预先提取但还未支付的费用,比
如:公司贷款,都是先贷款后付息,每个月会计人员都要先把利息预提出来。
这两个科目还有两个区别:
I.从付款的先后顺序上——先付款的走待摊,后付款的走预提;
2.待摊费用是资产类科目,余额在借方;预提费用是负债类科目,余额在贷方。
下面举两个例子帮助理解。
例1:某公司租用的办公室,先付半年的房费120000元,银行转账支付。当月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待摊费用
12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
每个月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20000
贷:待摊费用
20000
例2:公司租用的柜台等用品,已经用了一个月,但是还没有付款,按商议的价格一年付3600元。到了月末:
借:营业费用
300
贷:预提费用
300
下个月出租方来收款时,如果收300元,则:
借:预提费用
300
贷:现金
300
“如果收3600元,怎么办?”妈妈考我们。
我在想的时候,周游已经说出来了:
借:待摊费用
3300
预提费用
300
贷:现金
3600
我琢磨了一会儿——先付款的走待摊,那3300元属于先支出的,而300元是上月该付未付而预提的,要转出,懂了。
“阿姨,我们在学校学的是《企业会计制度》,老师也介绍了一下《小企业会计制度》,实际工作中哪个更常用或更重要啊?”周游的思维跳跃真快,想到那去了。
“现行通用的会计制度,一共有三个,即《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去年还颁布了与世界接轨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
“国家在制定《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时候,有一个统计数据:在全国工业企业法人中,按新的中小企业标准,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总数近95%,小企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50%,可见小企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小企业要么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要么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不能同时使用两个制度。”
“其实作为初学者,还是先从《小企业会计制度》学起比较实用,一是简单易学,二是应用广泛。好好学吧!”
妈妈的话语重心长。
http://www.atimes.com.cn/main.asp,2008-04-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