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茶餐厅最经典的招牌面包之:【港式菠萝包】12图分布详解

(2014-07-04 09:02:33)
标签:

港式菠萝包

菠萝油

鸳鸯奶茶搭配

香港知名小吃

雯婷茜子

分类: 活力阳光早餐
香港茶餐厅最经典的招牌面包之:【港式菠萝包】12图分布详解

香港茶餐厅最经典的招牌面包之:【港式菠萝包】12图分布详解

           港式茶餐厅是最能体现草根阶层喜怒哀乐,最本土化的平民饮食场所。通常港人都习惯在午餐或下午三四点时分,到茶餐厅吃碟头饭,叹杯奶茶、吃个菠萝包,聊聊马经,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 而茶餐厅中的指定食品由菠萝油、鸳鸯奶茶分夺头筹,成为茶餐厅客人的至爱。

    鸳鸯奶茶是由香港茶餐厅独创的中西合璧饮料,搭配新鲜出炉的菠萝包本身已经够吸引,再夹入一块厚厚的牛油,温热的菠萝包将牛油渐渐融化染得金黄,外皮又酥又脆,里面则散发着淡淡的奶油香,这一甜一咸一酥一滑的致命诱惑,几乎无人能够抵挡。

 

          美食小秘密

     菠萝包是源自香港的一种甜味面包,实际上并没有菠萝的成份,面包中间亦没有馅料,只是外形酷似菠萝而得名。因为外皮是脆皮,一般由砂糖、鸡蛋、面粉与黄油烘制而成,热量和胆固醇的含量较高。


                                                                           淡淡的怀旧风~
香港茶餐厅最经典的招牌面包之:【港式菠萝包】12图分布详解


香港茶餐厅最经典的招牌面包之:【港式菠萝包】12图分布详解

                                                                                      食材与操作

 主要食材:A.面团:高筋面粉300克、酵母4克、水130ML、鸡蛋25克、奶粉20克、盐3克、糖25克、黄油30.

          B.酥皮:低筋面粉100克,黄油30克,糖粉50克,盐1克,奶粉10克,

                      蛋液30克,

  面团做法1.将酵母用温水溶化,面粉中加入A中清水,酵母水,和其他材料。

2.将絮状面团渐渐揉成光滑面团,想要菠萝包松软好吃,一定要揉出面团呈完全扩展阶段,也就是面团出手套膜,接着放置面包桶里,夏季28度室温发酵40分钟,至两倍大。(冬天可放置发酵箱)

                 对于夏季揉面苦恼的人或者觉得菠萝包不够松软可口,可以看看节省时间揉出手套膜的方法:

                                            (点击这里见详细图文:蕴含着幸福能量的奶香坚果面包)             

蕴藏着幸福能量的坚果奶香软面包:【自制枣泥核桃馅奶香面包】

 香港茶餐厅最经典的招牌面包之:【港式菠萝包】12图分布详解

酥皮做法:  1.将黄油、糖粉、盐用打蛋器打发,

2.再加入蛋液拌匀,筛入奶粉、低筋面粉揉成团,

                     3. 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时。

菠萝包体做法:

        1..发好的面团按照每个剂子50克分割好,揉成圆形,再松弛10分钟。

                 2.将冷藏后的菠萝酥皮取出,按照每个30克,搓圆。

                 3.将菠萝酥皮擀成圆饼状,大小要能彻底包住面团。将面团放在上面。

                 4.翻面后,包牢,用橡皮刮刀轻轻的刮出菠萝包的纹路.

 

      5.此时最关键一步:继续放置烤盘进行二次发酵,发酵时间夏季30-40分钟。冬季放入发酵箱45分钟。

         此时180度预热烤箱。最后180度,烤15分钟,表皮微黄即可。


香港茶餐厅最经典的招牌面包之:【港式菠萝包】12图分布详解温馨小贴士香港茶餐厅最经典的招牌面包之:【港式菠萝包】12图分布详解

 1.菠萝包的酥皮做好后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时变硬再取出,擀成菠萝皮的时候较容易成型。

 2.菠萝皮的纹路最好选择比较软的橡皮刮刀,轻轻的在表皮刮出略为菱形的图案,或者小方格子图案。也可以用菠萝包的模具直接按压成型。

3.烤好的菠萝包放置一会儿皮才会酥,等到温热时里面可以夹一块黄油吃。(黄油热量太高,吃的时候要慎重哦:)

4.很多朋友说自己做的菠萝包很硬,跟外面没法比,今天特意将方子写的很详细,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揉面时面团一定要成完全拓展阶段,也就是用手取一块面团拉升,呈透明的薄膜状态。而是酥皮盖在面团上以后还必须进行二次发酵,让排气后的面团再次膨胀起来,内部有空气,此时再放入烤箱烘烤才能达到最松软可口的效果哦。


              博主是极其爱美食之人,写博多年,也将学习的营养知识与自己的美食书做了一次整合,

                        第一本书《四地馋》便是介绍大陆、港澳台四地的小吃,还有营养小指南哦。

                                    低油、低糖、绝对健康版,零失败的75道小吃无偿奉献家庭用油的小诀窍,健康美味小吃不用愁:非油炸健康版【台湾麻辣臭豆腐】

                                               在当当网,好评如潮,期待您将《四地馋》带回家 蛰伏于盛夏,藏华于当春——记录我的第一本作品《四地馋》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426832.html#attach_image
                                      每一颗心都是孤独的
                            唯有爱与美食能将它填满 蛰伏于盛夏,藏华于当春——记录我的第一本作品《四地馋》蛰伏于盛夏,藏华于当春——记录我的第一本作品《四地馋》


    现磨现做的绿豆面透着蛋香,最受欢迎的煎饼果子呈现在你眼前~蛰伏于盛夏,藏华于当春——记录我的第一本作品《四地馋》


                                美食足迹。。。。。。蛰伏于盛夏,藏华于当春——记录我的第一本作品《四地馋》


        用碧绿菠菜汁调和面粉,金色的蛋黄做花蕊,上面在用干贝酱点缀的淮阳翡翠烧卖;蛰伏于盛夏,藏华于当春——记录我的第一本作品《四地馋》

             用海虾10只,豌豆,胡萝卜,玉米,洋葱,紫甘蓝做成彩蔬牛奶浓汁,放入橄榄油煎过的金色方枕土司中,成就一道在台湾鼎鼎大名的“棺材板”!    

       
蛰伏于盛夏,藏华于当春——记录我的第一本作品《四地馋》

            味甘甜、微苦、色黑润泽的滋阴润燥佳品,加些椰奶,梨汁,糖桂花,
                             是女生夏季的最爱~      
蛰伏于盛夏,藏华于当春——记录我的第一本作品《四地馋》

              当年由台湾美食节目报道,吴宗宪也最爱的赵妈妈手工花生小汤圆~
                     软糯的花生粒,藏着QQ的薯圆,芋圆,好温暖。  
 
蛰伏于盛夏,藏华于当春——记录我的第一本作品《四地馋》

                     在澳门,如果你错过了最盛名的水蟹粥,别急,慢慢看来~
   请啜一口,蟹的膏脂和鲜味完全融入绵密的粥里,再有几丝葱姜提味,真是鲜掉了眉毛~  

 

蛰伏于盛夏,藏华于当春——记录我的第一本作品《四地馋》

     可以选择的还不止如此,生煎包,上海小笼,肉末烧饼,师爷粥,贡丸汤,四川担担面,武汉热干面,陕西凉皮, 卤汁豆腐脑,过桥米线,鸭血粉丝汤,羊肉泡馍。。。每一道都是我反复研究,亲自试验的好方子。
  
   关于此书,我的序言----------------

        循着儿时小吃的记忆,我们总能在点点滴滴中找到自己生活的轨迹和影子,而美食的回忆一旦渗进了思绪和感情,此生便念念不舍。对古早味的追随同时也吸引着每一位热爱它的人,我们一边品尝美食,又如在品味一段逝去的岁月,一段令人怀念的历史痕迹。在天津,有大家赞不绝口的煎饼果子;在北京,有最受老百姓追捧的烧饼夹肉末;在上海,游客们无不津津乐道的小杨生煎和南翔小笼;而长沙坡子街的酸辣米粉,西安的凉皮,山东大葱卷饼。。。代代相传的古早小吃被当地人寄予了情感,尽管历经时间的淘洗和考验,仍然屹立于人们的心中。

 沿着美食足迹来到宝岛台湾,我们才感叹什么是真正的小吃天堂。在各种风味小吃中,许多兼具点心,主食,汤羹的功能,诸如卤肉饭,台湾炒米粉,蚵仔煎,猪血糕,大肠包小肠,鱼丸汤,花枝羹,鱿鱼羹等等,台湾夜市的古早味小吃林林总总,每一道都如此美味而精致。

 而有人说天下最贪吃好吃爱吃的人都在香港,此话不假。遍布的街边美食,茶座餐厅,12点仍然门庭若市的甜品小店,香港人对美食的热爱和研究是深入骨髓的。正因如此,香港的小吃哪怕只是一碗最平民的碗仔翅,也是大有学问。

 因为对美食小吃的及其热爱,精心收集了65道妙趣横生的关于陆、港、台、澳门四地的小吃及做法,在尝试的过程中,我惊喜的发现越朴实,越古老,甚至是完全手工的食物越是令人感到珍贵和温暖。步履匆匆的今天,让我们也不妨放松脚步,用心的体会“慢生活”,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用温暖的手作美食给家人带来一份温暖和感动。

 作为一名营养师,一位热爱美食创作的博主,一直在想如何将所有热爱的小吃变成三人餐桌上的美味。当坚持自己的这种理念付诸于行动后竟一步一步的发现手作美食的惊喜和快乐,当不断失败而最终成功的肠粉呈现在眼前,当美味的凉皮从毫不起眼的面团惊世脱俗的变成透明的一张张面皮,当传奇色彩的港式蛋挞无比惊艳的从烤炉中取出,终于发现体验传统手作美食带来的真正满足感。

 这本书中,有反复试验成功的配方和温馨的小贴士,营养小指南,适合一家4口,能让你一周足不出户也能变着花样吃遍大陆,港,澳,台。如果有一天,你捧着它在厨房忙碌做出了让家人刮目相看的人气美食;亦或,它改变了你对繁琐厨事的刻板印象,兴许还从此爱上烹饪,这都将是我莫大的欣喜和荣幸。

        
                                          媒体评论 
            蛰伏于盛夏,藏华于当春——记录我的第一本作品《四地馋》

                           分享我爱的一句话来自《蜗牛食堂》
                                                         
                                                          那些吃进肚子里的
                                                               总有一部分
                                          会转化成让我们成长与生存下去的力量。。。
                                                     于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明白了料理就是人生悲欢离合的写照时,
                                                也就会懂得在餐桌上的感谢与祈祷。


                                                   茜子的第二本新书《指导女人一生的美丽日记》

                                      有70道经孕胎产、养生美容食谱,当当正在热卖中 :http://t.cn/8snKi9A

家庭用油的小诀窍,健康美味小吃不用愁:非油炸健康版【台湾麻辣臭豆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