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吃水果必知的8件事:不可代替蔬菜最好别榨汁
关于吃水果的争论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这里,专家们给出几条建议,列出大家必知的8件事。
1.每日1-2个水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低钠高钾,是适合现代人的好食物。不过,水果含有大量的糖分,吃太多也不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400克水果。按常见水果,比如苹果、梨、橘子等,普通的个头的每天吃1-2个就可以了。
2.可放在两餐之间吃。饭前吃水果,还是饭后吃水果好?总的来说,饭前吃水果有助于在正餐时减少食量,控制体重,但如果肠胃比较虚弱的人,空腹吃水果可能会引起不适。而饭后吃水果,可能会造成能量过剩,阻碍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吸收,加重肠胃负担。因此,最保险的方法,是在餐后1小时后再吃水果。
3.能吃水果就不要榨果汁喝。将水果制成果汁都需要滤去渣子,而这些渣子中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另外,在榨汁的过程中,因为水果的细胞壁破碎,其中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果汁营养不如水果丰富。
4.不可用水果代替蔬菜。整体上讲,水果的营养价值比不上蔬菜。除了枣、猕猴桃、柑橘、草莓、山楂等少数几种,多数水果的维生素含量较低。若说起胡萝卜素来,水果与蔬菜的差别更大,除芒果和黄杏几种外,其他水果中胡萝卜素含量极少。钙、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水果与绿色蔬菜根本就无法相提并论。另外,蔬菜的含糖量通常很低,热量也低,多吃不会影响热量摄入。而吃水果太多,就有糖分摄入过多的担忧。
5.水果不分伯仲,变换种类吃即可。人们总是对什么“水果之王”、“水果皇后”感兴趣,其实,同样是水果,营养价值各有千秋。吃水果也要各种品种、各种颜色,搭配着吃。不要迷信哪一种营养高,就只吃那一两种水果。
6.不能单吃水果做正餐。水果虽然富含糖分、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但也缺乏脂肪、蛋白质和脂溶性维生素。单靠水果来解决一餐,是远远达不到营养膳食的标准的。
7.单靠水果减肥不科学。一来如前所述,水果的营养不均衡,二来许多水果的热量并不低。单靠水果减肥,很难成功,就算成功了也可能让人面色黯淡,体力下降。
8.糖尿病人在血糖平稳情况下可适量吃低糖水果。糖尿病人可以吃水果吗?答案是肯定的。前提是要保证血糖平稳,并且注意控制好水果的数量。糖尿病人可以多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水果,比如柚子、橙子、草莓、樱桃等。(河南手机报。2014.01.25)
酒量是“练”不出来的
容易“上脸”者更不易多喝
春节将至,各种聚餐多了,有人席间免不了多喝几杯,因过度饮酒导致急性酒精中毒的事件也随之增加。
有专家指出,一个人的酒量大小,通常与肝脏分解酒精的能力、人体的血容量,以及身心状态密切相关,其中的肝脏分解酒精的能力是决定因素。
肝脏分泌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可把酒精一步步分解。如果两种酶分泌量少甚至没有,或是缺乏第二种酶,则少量饮酒既可因体内酒精与乙醛聚集,刺激心脑血管,造成面红耳赤、脉率加快等“上脸”的症状。肝脏分泌解酒酶的能力后天是“练”不出来的,因此,“上脸”的人不宜饮酒,人们也不宜对“上脸”的人劝酒。
即使是肝脏分解酒精能力强的人,也不宜长期大量饮酒。肝脏分解酒精的过程消耗大量的氧、刺激脂肪的合成、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可造成肝功能障碍,严重者出现酒精肝。(河南手机报。2014.01.26)
摘自河南手机报.2014.01.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