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远离癌症从吃做起
红肉摄取量每日应低于80克
本周是第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据了解,恶性肿瘤有三分之一是由膳食不当引起的,平衡膳食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1.过多摄入热量导致的身体肥胖,是结直肠癌、食管腺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肾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选择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谷类和粗加工淀粉性主食,可减少结直肠癌、食管癌发生的风险。
3.每日吃至少400克不同种类的非淀粉蔬菜和水果,可以减少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肺癌和胃癌等的风险。
4.长期不吃纤维素食物,又爱吃些精细食物、甜食、高蛋白食物等,会使肠运动减少,且高蛋白代谢毒素增多,易致肠癌。
5.红肉和加工的肉制品,是导致结直肠癌的原因,因此吃红肉的摄取量每日应低于80克;而加工的肉制品则应完全避免。
6.吃太粗糙的食物,对胃黏膜有破坏作用,降低胃的免疫功能,易致胃癌。人们爱吃的泡菜、坛子菜等,含有大量亚硝酸胺类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也可导致胃癌。
7.霉变食物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如霉花生、霉大米等,过量食用可致肝癌;过量食烟熏食物可致鼻咽癌、膀胱癌。(河南手机报.2012.04.17)
应对“皮革胶囊”剥壳服药?专家:或致胃出血
“皮革胶囊”被曝光后人心惶惶,央视名嘴张泉灵微博称,“不能吃胶囊,拧开胶囊直接吃药粉行不行?”此言一出,成了不少网友推崇的想法。
对此,药品不良反应专家提出,胶囊药不能倒出来服用。首先,胶囊剂可以掩盖药物苦味,消除病人服用时的不快;其次,某些药物在胃中容易被破坏或对胃产生较强刺激性,制成肠溶胶囊可确保胶囊到达碱性的十二指肠内才溶解,如果剥壳服用,则会降低药效,并增加对胃的刺激性,甚至引发胃出血;此外,胶囊药物有规定剂量,剥壳后容易损失药粉,致服用剂量不准确,不利于治疗。(河南手机报.2012.04.17)
专家解读铬中毒症状
菠菜等可解轻度铬中毒
“药用胶囊铬超标”事件引发市民关注,部分服用过胶囊药品的患者,尤其关心“铬中毒”有哪些症状,如何解毒。
专家介绍说,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但铬同时也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服用少量含铬药物并不影响健康。
专家提醒,如果市民近期服用了大量铬超标胶囊,同时发现口腔黏膜变黄、吞咽困难、呕吐黄绿色胆汁、上腹部烧灼痛、腹泻等情况,则可能是出现了铬中毒。如果出现血水样便、休克、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等,则可能是严重铬中毒,需要马上送医治疗。
专家说,轻度中毒患者可通过饮食调节促进铬的排泄,如多食用含有草酸盐的菠菜或含有植酸盐的谷物。另外,食用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白面和白糖,也可刺激铬排出。(河南手机报.2012.04.18)
摘自河南手机报.2012.04.18.
语丝
世界上有两种人:索取者和给予者。前者也许能吃得更好,但后者绝对能睡得更香。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