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往的生活》竟然被馋到失眠,是什么食物这么有魔力?

标签:
重庆毛肚火锅向往的生活杂谈 |
分类: 解馋吃肉 |
我会不定期的追看一些综艺节目,芒果台的《向往的生活》就是其中一部。
挑大梁的黄磊和何炅都是我很喜欢的人,真正的偶像,不仅睿智还懂生活。我还参加过黄磊团队策划的“黄小厨”市集,在上面卖过杏仁豆腐,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了,哈哈~
很喜欢他们一起守拙归田园,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温情待客、完美生态的生活画面。其实回归田园也是我向往的生活。
之前看这个节目就是被温馨的画面温暖着,看看黄磊又做了什么菜,那些美食的画面也没给我带来多大的冲击,我总在睡前看美食节目、美食纪录片,还有美食日剧,其实已经习惯了。但是7月5日播出的这期节目着实把我饿失眠了。真的,毫不夸张,真的是在床上辗转反侧的睡不着觉。我挣扎着数羊,大概三四点钟浅浅地睡着了,六点多我爬起来赶紧做了早餐,吃完饭,长舒了一口气。
是什么把我馋成这样?给你们看看哈
是不是特别的诱人?
也有人可能说了:哎呀,不就是重庆的毛肚火锅吗,谁没吃过啊?
我跟你说,就因为吃过,所以才会特别馋!因为吃过才知道它是真的好吃,看别人吃的时候仿佛牙齿在咀嚼毛肚的爽脆,口中回味这麻辣的鲜香。
成嘞,不能光馋我一人,我也得好好馋馋你们,本篇咱们就来好好说说毛肚。
博学、懂吃的黄老师在节目中简单的说了下毛肚火锅的来历。
火锅这个形式很久就有了周代的鼎器应是火锅最早的雏形,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
辣椒原产于中拉丁美洲热带地区,16世纪末,在宋朝的时候辣椒传入中国。所以有店家给自己的餐厅取名为“唐朝麻辣火锅”,那真是个笑话。
四川著名作家李劼人1947年在成都出版的《风土杂志》上发表文章,对重庆火锅做了可信的考证。
文中说:“吃水牛的毛肚火锅,发源于重庆对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担子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买得,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倒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的一般劳力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把它高尚化了,从担头移至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各人的口味。”
由此可见,重庆火锅发源于长江之滨,最初为船工所用,继而发展开来是毫无疑问的了。

毛肚稍加涮烫就能产生脆嫩化渣的极佳口感,大受穷苦纤夫欢迎,于是成为当时火锅的主要食材。如今重庆火锅火遍全国,走向世界。毛肚的销量逐年增长,供大于求。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新西兰的毛肚大量出口到中国。
毛肚,是指牛的瘤胃。
吃饲料长大的毛肚发黄,吃粮食庄稼长大的高品质毛肚发黑。白色的毛肚是漂白的,属于冷冻食品,小时候物流不发达经常吃这种白色的毛肚,现在市场上这种毛肚也很少见了。
总结地点辨别毛肚好坏的小贴士,大家在火锅店吃毛肚的时候也许会派上用场:
一看,好的毛肚,颜色自然,经过人工处理过的毛肚,会有发白的现象或者是有晶莹剔透的感觉。
二闻,毛肚是牛的胃瓣,会有些许的腥味,但是绝不会有强烈刺鼻的味道,如果购买到气味冲鼻的毛肚就需要注意了。
三拽,好毛肚,用手指拉拽有韧性,经过双氧水浸泡的毛肚,发脆,稍一拉扯就会断裂碎掉。
你们有没有觉得,咀嚼毛肚的时候特别的解压,哈哈~
毛肚不仅好吃,营养也比较丰富。毛肚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元素。《本草纲目》称其:补中益气,解毒,善脾胃。《本草蒙荃》道它:“健脾胃,免饮积食伤”。
这篇和大家聊了重庆火锅必点菜品--毛肚。
看完这篇文,你有没有吃重庆毛肚火锅的冲动?我理解你,我也刚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