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友禅染京都旅行丸益西村屋潘潘猫旅游 |
分类: 行走江湖 |
在京都旅行专程去经营京友禅工房已有100年以上历史的丸益西村屋上了一节京友禅体验课,感受了一下起源于京都,历史悠久的独特手工染布技艺。
"丸益西村屋"藏身于一条京都二条城附近的一条小巷中,以传统京都旧屋房改建的复合式小商区“京町家茧“的最底处。丸益西村屋现所在地于80年前就是京友禅制作工厂。友禅染,是和服的染色技术,起源于350多年前的京都。经历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和服文化凋零、传统产业没落,目前仍透过的实体商店及体验工房,以手绘友禅来达成文化传承的主要目的。零钱包、手机套、iPad保护套、杯子、文化衫...将京友禅与现代产物连结,使一般人也能透过实用的小物件感受独一无二的友禅染之美。
何谓友禅:友禅染诞生于日本元禄时代。是由当时的扇绘师“宫崎友禅斋”所创技法描绘图案于和服而生。如今友禅染已分为使用版型纸染色的“型友禅”及手绘染色的“手描友禅”。
起源:元禄时代(1688-1703年)初期,居住在京都祗园的宫崎友禅斋首创技法,开始将图案描绘在和服上。此法在继承古代的纹样、刺绣、金箔等加工技法的同时,运用多彩的色调和自由的笔触,以接近绘画的手法表现,当时在京都大获好评。根据创立人的名字命名的“友禅染”技法从京都传向日本各地,又在积极吸收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风格独特的流派,其中“加贺友禅”便是一例。
发展:1683年江户政府鉴于当时盛行的服饰追求奢华的世风,颁布了针对庶民的“奢侈禁止令”。华丽的手工绞染、鹿子绞染服饰被禁止穿着。取而代之出现的是将匹田鹿子图案刻成版型纸,使用毛刷来表现鹿子绞染图案,这一技法被称为“刷印匹田”。
江户时代末期的天保年间(1830-1843年)时,与现代技法相近的筒糊置手法趋于成熟,使得强效的防染力及纤细的线条描绘同时成为可能。到了明治时代,传统的天然染料加上起源于欧洲、流传入日本的科学染料,在绢料上更生动美丽的描绘图案的技法得以确立。
现代友禅染又分为使用版型纸大量染制相同图案和服的“型友禅”,及每一件均以手工精心描绘染制的“手描友禅”。其中尤其是型友禅的普及,使得穿着友禅染技法制作的和服变得触手可及。
特征:京友禅的制作过程全为分工制。每个工序均由专门的匠人进行。图案主要取意花草,以包含黄色的朱系色调为基本色调。整体以表现“华贵雅亮”之意境者为上。成品多添之金箔或缀以刺绣。
"丸益西村屋"藏身于一条京都小路中,用传统京都旧屋房改建的复合式小商区“京町家茧“的最底处。
工作室可根据游客的需求,安排从简单易学的标准课程,到尝试制作专业作品的专业课程等多种体验。除了京都友禅之外,还可以让来访的旅人接触体验日本文化的内涵,这也是这个工作室的一大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