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草果怒江州傈僳族马吉乡乔底村农民专业合作社 |
分类: 行走江湖 |
地点:福贡县马吉乡乔底村迪付草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本篇主要介绍食材:草果
从六库县城到马吉乡乔底村的路上会看到一处很美的自然风景,那就是“石月亮”。傈僳语称它为“亚哈巴”,石月亮的意思。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希望接近它,然而,它仿佛是留给勇敢者的去处,这里山峰陡峭,道路崎岖,气候变幻无常,没有勇气和毅力是无法到达峰顶的。而我们也只是远远的看了看他。
“石月亮”在高黎贡山山脉中段3300米的峰巅,是一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洞深百米沿着怒江北上,百里之外,就可看到这个透着白云蓝天的石洞。石月亮的成因,是因怒江峡谷正处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接合部,强大的地质应力和迅速上升的地壳,构成了怒江峡谷独特的地质奇观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就是“石月亮”,因为海拔高经常有云层的遮挡,所以想要拍到它,需要有好运气。我们见过它两次,都遮遮掩掩的,不让我们好好看看它。
这是我在同一位置拍摄的“石月亮”,完全被云当了个严严实实。
在“石月亮”最佳观赏地的休息处,我们巧遇一位傈僳族的阿姐。她身着民族服装很认真地在织布。
原始的手工织布机在阿姐的巧手下吱呀作响。
看完织布,再去溜个索。溜索是上个世纪怒江二岸各民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发展,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从本世纪以来才慢慢的退出怒江二岸人民的生产生活中,退出历史的舞台。现在的溜索大部分是为了给来旅行的游客准备的。他不仅是交通工具了,还变成了城里人体验惊险、刺激的游乐项目。
大家怀揣激动又忐忑的心坐上像个小篮子一样的编织物准备溜索,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溜索时必须由当地有经验的村民一带一一起溜。带我溜索的是个很可爱,特别爱笑的姑娘,但是我更希望是这个帅小伙带我一起溜~ ~
在当地我花了25块钱买了一双“军胶”,走山路还是这鞋舒服又方便。左边是我的脚,右边是一位当地溜索负责人的脚。
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了福贡县马吉乡乔底村,我们要拜访村里的福贡迪付草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是由四百多户村民发起,全部均为农民林地投资入股,草果种植面积为1666亩。
穿过大桥我们要到山那头的草果种植基地去看一看
草果就是这样生长的,果实直接接在地面。
草果是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果实,别名草果仁、草果子。10至11月果实开始成熟,变为红褐色而未开裂时采收,采摘后的草果还要经过晒干或微火烘干。干燥后的果实呈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厘米,直径1-2.5厘米。顶端有一圆形突起,基部附有节果柄。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有显著纵沟及棱线。质坚硬,破开后,内为灰白色。气微弱,种子破碎时发出特异的气味,味辛辣。以个大、饱满、色红棕、气味浓者为上佳。
因为草果有一种独特的香气,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喜欢用它来炖肉。在怒江州大家炖鸡汤、炖腊肉汤都喜欢放几颗草果,草果还有燥湿散寒, 除痰截疟的食疗功效。
这是新鲜的草果,看起来有点像山楂是吧?
在草果地里遇见了一位背着竹篓的婆婆,她布满皱纹的脸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到草果基地办公区,当地村民为了欢迎我们,特地准备了40斤自酿的米酒,酒刚煮得,还是热的。
一大盆酒糟
阿姐在给我们盛酒,这酒微甜,大概二十多度的样子,后劲大!
当地居民特别热情,真是把我们当成了贵客,还请来了半专业的舞蹈团队来为我们表演民族舞蹈。
美丽如花的姑娘们,真是养眼。
这个舞蹈团队不仅表演舞蹈,还附带陪酒,表演过后,如花的姑娘们敬男人,健硕的小伙子们敬女人,一杯接一杯啊。看着架势就知道谁也跑不了,没过多一会儿,俺们全军覆没,全喝高了!
不仅要喝好,还要吃好!
见过这么霸气的盛饭容器吗?用大笸箩装的手把饭!和主任先给我们示范了一下,先找块肥的腊肉在手心上抹一抹,然后抓一撮米饭放在中间,再配上竹笋、鸡肉、辣椒、木耳,最后用手掌捏实,攥一攥,放入口中。这猪肉是山上跑的健美猪、鸡是散养的、竹笋是野生的,必须好吃啊!
看看,不只是我们喝高了,当地的村民也喝高了,这不是让人抬走了嘛,这位大姐和我一样,喝多了就不停的笑。村民们不只是敬我们,还互相敬。大家喝开心了,不用敬自己就喝上了。这个中午,整个村子像过节一样,我就是喝多了,不然会拍摄更多精彩瞬间的~ ~ ~
看热闹的小姑娘
看热闹的,还有它。
怒江觅食之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