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保缴费互认 一场抱头痛哭的会面

(2012-06-28 15:20:37)
标签:

医保缴费

互认

个人账户

基本医疗

统筹

杂谈

分类: 品味生活
    国务院日前批转下发《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落实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医保缴费年限在各地互认,累计合并计算。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此举将使医保信息管理实现全国统一。


    这是一场等了24年的互认,那些在沿海城市工作,回归内地故乡养老的退休人员,终于可以拖着病体,将沿海的自己和内地的自己拉到一起抱头痛哭一场,24年了,咱哥俩终于见面了!

    1988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由个人和单位按一定比例分别缴费。单位缴纳的基本医保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基本医保基金原则上实行地市级统筹。

    但由于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医疗消费水平和医保政策的不同,以及各个城市本身在财政对医保费用支出不平衡的情况下,各地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千方百计地将本地职工的医保费留住,不随人外迁。加上没有全国医保联网结算系统,因而职工在工作地发生改变、退休换居住地、外地探亲期间发生医疗费用之后,不得不为了报销而两地穿梭,拿各种证明。病没治好,奔波造成病上加病。

    由于医保缴费各地“六亲不认”,又没有全国统筹,在换城市工作后,医保账户不得不重建。按照缴满25-30年退休后可不再缴费的规定,一个人只要在35岁后换了工作,则基本没有可能达到要求。60岁后生了病就得自费,病没治好,郁闷造成病上加病。

    如果医保缴费互认新政实施,将为上述人员大减后顾之忧。人们心情愉快,小病不用治、大病好得快,是不是可以节约不少医疗费呢?和谐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细节中。所以,一个好的政策,不但有经济效应,也有社会效应,认准了就要强力推行下去。

    “再小的事,乘以13亿人都是大事”,医保缴费互认算是这样一件大事。但愿不会因各地政府打自己的小算盘、衔接机制不到位而继续扯皮。

    互联网时代,中国跟美国都互通了,神九在太空都能给地球发短信了,960万平方公里之内,让一张病情账单互通,难道比登天还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