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奶奶家在陕西乾县,乾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著名旅游景点有乾陵、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靖陵、庄陵。

“乾州四宝”—锅盔、挂面、豆腐脑、馇酥风味独特远近驰名,并有酱辣子、豆面糊等多种中华名小吃。
苗出生到现在从未回过陕西,本打算今年带苗回奶奶家过除夕,可就在准备回去之前一个多星期苗同学高烧40度了好几天,这次比以往病得要厉害得多了,一个月里高烧两次病成这样我们真不敢把她带回去,因为奶奶家比武汉冷得多,怕苗不适应那里的气候又会大病一场,为此事我和她爸纠结了好一阵,最后全家商议初二带苗回去。
怕苗病带了一堆药,怕她冷带了一堆衣服,怕她去了没玩的带一些玩具和书、怕她吃不惯那里的东西又给苗带了一堆吃的,我和她爸们感觉就像两只骆驼托着沉沉的行李箱牵着苗回去了。
初三凌晨5点到的西安,那天气温是零下12度,偶买嘎的~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低的温,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寒风刺骨,风真能穿过衣服深深刺进骨头里,顿时我就觉得颈椎及肩胛骨难受得要命,这是我从未有过的感觉,回到房里好久才有所缓解,好在苗同学没啥事,因为我给她裹得像个大粽子,呵呵~

传说中的七仙女
苗这次回去,终于可以跟六位姐姐相聚了,呵呵~
除右手边第一个姐姐上班结婚生子外,其她的姐姐都还在读大学。
苗与珍珍姐长得最像,珍珍一看到苗就笑着说看到了自己小时候,家中也就她俩出生时都是卷发。回去的那几天从早到晚一直都是珍珍陪着苗玩,苗也最喜欢这个姐姐。
苗的两位表哥
左边的阿宝哥在北京当兵,汶川大地震时曾参加过救援,并荣获个人二等功,右边的飞飞哥现在读高三。
苗同学两年前就升级当小姨了,这是苗的小侄儿果果,哈哈~可爱吧!
那里处处可见柿子树,秋天一定是 “一川霜叶丹,满山柿子红”的景色。

火柿子
这种柿子个头虽很小,但是细润而光滑,色泽艳丽,皮薄无核,果肉深红,浆汁丰满。

苗二姑每年都会做一些的柿子饼,每次回去我就会毫不留情的连吃带拿
。虽然这自己做的柿饼木有超市里的好看,但特好吃。饼上的那层东西叫柿霜,不好看,可是有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哦,那是在晒制柿饼时随着果肉水分的蒸发而渗出的含糖分的凝结物是自然形成的,是葡萄糖粉末。
苗回去后吃不惯那里的东西,奶奶那里以面食为主,馒头和面是每天的主食,这些早已给苗打了预防针,可是在苗吃第三个馒头是就大叫:“我不要再吃馒头了,怎么天天都吃馒头呢?”好在我给她买了几袋袋装的热干面对付了几天早餐,那中午晚上怎么办呢?只有单另给苗蒸米饭,不过问题又来了,苗一口都不吃奶奶家桌上的菜,因为那些菜是用压榨的菜油和自酿的粮食醋做的,其实都是很好的东西,就是味道大了点,苗总说是一股猪腥味拒绝吃,没法,我又拿出给她准备的香肠度日了。
虽然苗不吃那些菜,但喜欢上奶奶家餐桌上的甜米饭,虽说是用一般大米做出了的,但吃起来口感像糯米黏黏的香香的,后来问苗爸才知道看似简单的甜米饭做起了还是比较复杂的。

冬日

来到片地时苗爸问我这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这还能是什么,不就是草吗。
看到某人很无奈的摇着头不语时,我才知道回答是错滴,那是一片麦地,不知者无过嘛,今也算是长了见识了,呵呵~

苗回到奶奶家显然有些不习惯,刚一进家门就大哭了一场,边哭边说:“我要回家,我要阿公。”我想可能是周围环境与自己想象有很大的落差才这样。哄了好久都没有,最后我对苗说找个小铁锹去外面玩雪吧,苗这才不哭了。
也多亏这场大雪苗才有得玩,没时时刻刻吵着要回家。每天早上眼睛一睁开苗就对说:“妈妈,我要去玩雪。”不愿在房里待天天拿着小铁锹在雪地里从早玩到晚,她玩得不亦乐乎,我却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她受冷生病,苗爸也很无奈的说道:“如果没有这场雪,她估计在这里一天都待不了。”
奶奶怕苗冷着了一个劲让她上炕坐,可苗就是不愿意,晚上烧好了热炕让她睡,苗刚躺下去没一分钟就大叫:“我不睡这里,好热呀。”不是苗同学不领情主要还是不习惯那里的生活。
坐炕要有真功夫才行,盘腿久坐不是一两天就练成的,每次回去我也从不上炕,因为我坐不了几分钟腿就会发麻,呵呵~也从不睡炕,曾经睡过一次,哇塞~那感觉就像整个人在火上烤
,一晚上我翻来覆去就找不到一个凉快的地方。









奶奶家的苹果树,每次回来都是冬天,整个苹果园一点生气都没有,真想秋天带苗回来一趟,让她看看漫山遍野的果树,一片丰收时的繁荣景象。

苹果园旁的大山谷
苗爸说他小时候山谷下面长满了树,还能常见到小松鼠之类的小动物,可是如今早已面目全非,儿时美好的记忆只能深藏心底了。
这次回奶奶家待了4天,初七我们带着苗去了西安。临走时婆婆提了一袋自己家种的核桃、杏仁肉和很久以后织的床单、大姐给苗织的毛衣,毛衣上的一串串小贝壳好有立体感,可见水平不一般啊,二姐给我们包里塞了一堆苹果和柿子饼,哇~这包一下又变得更沉了,包里也塞满了家人的浓浓情怀与不舍得。
亲爱滴婆婆、哥和姐姐我们来年再见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