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潘绥铭
潘绥铭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082积分
  • 博客访问:19,197
  • 关注人气:9,337
  • 获赠金笔:1513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定性调查:求同法、求异法 与 求全法 的不同性质

(2009-02-22 15:24:54)
标签:

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

社会学方法论

定性研究

定性调查

杂谈

分类: 研究方法决定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8

 

定性调查:“求同法”、“求异法”与“求全法”的不同性质[1]

 

黄盈盈[2]  潘绥铭[3]  王东[4](北京,100872

 

摘要:笔者认为不应该仅仅按照操作方式的不同来确定定性调查的分类与性质,而是应该确定不同调查方法在“光谱式存在”中的相应位置。“求同法”就是寻找不同对象的相同侧面的共性,用以说明某个主题。它等同于缺乏检验手段的开放式问卷,更加靠近定量调查。“求异法”则是旨在发现同一主题在不同对象中的不同存在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更加靠近定性调查。唯有“求全法”才是定性调查的最理想状态,它强调在时空与情境中全面深入地了解某个对象。笔者的这些性质划分有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的冲突。

 

关键词:定性调查,求同法,求异法,求全法,方法论



[1]本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学方法研究》(05JJD840013)中的一部分,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2] 女,1977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3] 男,1950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

[4] 男,1977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阅读(798)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