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食品市场安全,才是职能部门责任所在
(2009-02-25 13:38:49)
标签:
经济肉档食品市场猪肉食品公司杂谈 |
分类: 阅评 |
终端食品市场安全,才是职能部门责任所在
22日,寮步塘边市场、商业城市场、红荔市场,因认为寮步食品公司垄断猪肉批发,且批发价过高,200多家肉档集体歇业。23上午,记者了解到,目前肉档仍未全面恢复营业。该镇外经贸办等单位领导昨日召集了100多名肉档经营者开会,就相关问题作出答疑。最终,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见本报昨天前天报道)
歇业的原因很简单,肉档经营者反对寮步食品公司将生猪的批发权,全部承包给了一位姓张的商人,构成垄断,从而导致批发价过高。“在外面批发生猪6块4到6块5一斤,在食品公司批发要7块1到7块5一斤。一头250斤的猪,批发价要高200多元”。成本无来由的增加这么多,肉档经营者自然无法接受。
食品公司称,是市政府有关部门为食品安全考虑有此要求。政府部门确实有责任有义务保障食品安全,但安全与否,与批发商无关。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关键是对终端食品市场的监管,如猪肉安全,批发出来的肉安全,不意味着肉档卖出来的肉就安全。因为从批发到上架,猪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次充之、人为污染等。不对肉档卖出的猪肉随时抽检、监管,猪肉安全就难保证。相关职能部门何以舍本求末?
寮步镇相关责任人表示,可选择的批发商不止一个,而是三个。还公布了三位批发商的名字。多数“猪肉佬”称,三人背后其实是一个老板。如果真是这样,即便有一千个批发商,猪肉批发价还是降不下来。老板自己给自己怎么竞争?到底三位批发商背后是不是一个老板?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澄清。道理很简单,即便此次歇业导致猪肉批发价格暂时下降,风头一过,幕后老板还会指示批发商涨价,肉档经营者难道还要再次歇业?对当地民众生活造成不便不说,对肉档经营者来说,也是损失多多。“事实”垄断,才是肉档经营者们最反对的,“不解决这个问题(全部承包给张姓老板一事),我们决不复市”。
所以,解决肉档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才是解决此次肉档集体歇业的根本。因为在这种强制性的垄断下,市场上几乎没有任何动力能促使垄断者增进其生产或服务品质,垄断者往往还会进行价格的垄断——简单的说就是“漫天开价”。美国经济学家穆瑞·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指出,“强迫性垄断者所提供的服务往往质量差劲而又毫无效率”。不解决当地“猪肉批发是否由同一老板垄断”这一实质问题,期望肉档经营者开业,除非当地相关部门能够证明,这种垄断能够提供优质服务和低廉价格——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明显地,当地政府部门将政府责任以垄断的方式,即给予某些老板实质垄断经营,来减少政府风险,却无端使其他群体利益受损。问题在于,其他群体,如肉档经营者、无肉可买的民众就有义务为此买单吗?我以为,政府部门确保终端食品市场的安全,其他交由市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