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标本兼治,才能体现管理者智慧
(2009-01-19 23:32:03)
标签:
堡伞社会治安民众李毓全东莞杂谈 |
分类: 阅评 |
做到标本兼治,才能体现管理者智慧
日前,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在寮步镇调研时说,老百姓最关心什么?最关心的就是社会治安,最担心的也是社会治安。所以,要特别重视保持治安形势稳定。临近春节,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定抓好社会治安的信心和决心,让老百姓真正有安全感。在巩固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下,抓治安既要治标,又要治本。面上的情况要控制住,根本的原因也要查找并加以解决。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和谐。(见昨天东莞日报)
中医上讲究的标本兼治,就是既要消除表面的病征,也要根除引发疾病的原因。能不能做到标本兼治,显然是医术高低的表现。现代社会大多的“病症”,往往由深层的社会问题所引发,如治安。你可以抓住几个小偷,或逮捕几个抢劫犯,甚至一段时间内能够威慑住犯罪分子而遏制住其犯罪行为,但一些城市隔些时间就需要来一次“两抢一盗”专项治安整治行动,可见标容易治,却很难医本。李毓全提出“社会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可见其对社会治安问题的清醒认识。民众的安全感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生活体验、感受才能够建立。走在大街上,随时都要警惕陌生人的“跟踪”,紧紧握住挎包,接电话时要防电话被抢之类,民众的警惕性高不是坏事。紧绷神经,是民众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经历,再通过你我他一个又一个人的自发传播而完成。根深蒂固的观念,处于高压的神经,生活的乐趣难道不会大减?城市的魅力难道不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生活在东莞的人,有没有这种警惕性?新莞人的体验恐怕更深刻,在很多新莞人的老家,手拿十部手机,再挎十个手机,估计被抢的可能性也不大。而在东莞,不被抢的机会却不被大。这不是笔者危言耸听,不信的话,问问生活在此的民众吧。虽然还不至于影响东莞的富足、令人向往,但城市管理者却不能对此无
所谓。没有公众口碑相传的被抢一类经历,民众不用担心接打电话时手机被抢,难道不更和谐吗?
以李市长“为什么‘老虎机’、‘地下赌场’和‘服务行业的无牌无照经营’这些现象,会死灰复燃、会今天打击了,下星期又冒出来了”的问题为例,我们假定对这些违法活动的惩治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超过时间差后,违法活动仍然存在,就要看有没有职能部门的失职渎职?有没有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或为之通风报信?谁失职渎职,就要严惩谁;充当“保护伞”或通风报信者及时铲除并清除出队伍。任何违法行为的长期存在都要找到直接责任人并让其受到惩治,过些时间后,效果又会如何?从现实来说,东莞治安员也为数不少,摄像头数量也挺多,为何还不能有效威慑街头抢劫,非得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才能解决?
我的意思是,“本”在队伍本身。黎叔说,“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队伍能不能整治好,即有没有人为失职渎职付出代价,有没有保护伞被铲除,通风报信者被清除出去,是关键。东莞的管理者做好了准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