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更应交由民众审查
(2008-12-18 23:14:59)
标签:
检察系统民众公权力江门市杂谈 |
分类: 阅评 |
不要期待权力的自我审查
江门市检察机关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在全市检察系统内重点开展“八查八纠”活动,即查学习、纠歪学风问题,查思想、纠思想不解放问题,查纪律、纠自由散漫问题,查作风、纠执法为民宗旨淡薄问题,查责任、纠漠视职责问题,查效率、纠办事拖拉问题,查廉政、纠违法乱纪问题,查实效、纠工作不扎实问题。(江门日报12月15日)
不出所料的话,此次“八查八纠”活动最后会以厚厚的一大堆材料——不外是查找到了一定的问题,并得到有效整改,然后总结经验,并形成制度之类——圆满结束。不信,我们走着瞧!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整改定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大多整改都脱离不了这种模式。问题是,为何总要隔些时间还会有个“轮回”?再次整改,是又发现了新问题?还是老问题卷土重来?难道它摆脱不了“涛声依旧”的宿命?这样整改的意义何在?
但也不能就此怀疑江门市检察系统的诚意。于此次整改的为民初衷而言,即从民众角度来考量,民众对于检察官的期待,不是其品德有多高尚,多么爱学习,多么遵守纪律。而江门市检察系统对自身品质的期待,却将“思想、学习、纪律”三个无关“大局”的方面包含其中。可见,江门市检察系统对自身的要求还是蛮严格的。
而民众并无过多奢望,只是希望检察官能够恪尽职守,保证公权力不被异化而已。也就是说,如果由民众来主导此次整改,能否恪尽职守,公权力是否异化,才是整改的起点与落点。最后效果的衡量,也用不着成堆的材料,民众满意或不满意就可判断了。
从效率上说,民众主导的简单整改,应该比检察系统的自我审查更高;从效果上说,权力的自我审查,期望权力对自我利益的自我切割,根本不太现实,远不如民众对权力的强势监督与约束;从财力人力的耗费上,对恪尽职守的检察官来说,民众的评判总比毫无实际意义的、轻描淡写的材料更受欢迎。遗憾的是,大多整改都是自我审查,鲜见由民众主导,更遑论整改实效由民众最终拍板!
我的意思是说,面对一定的民意压力,相关部门又不能无所事事,脱胎换骨的整改动力又不足,但总得作作样子,于是堂而皇之地自我整改应运而生。既可封住民众的口,又可增加公权力的合法性。如果江门市检察系统确实想改变机关作风,权力的自我审查又遭广泛质疑,何不将整改交由民众主导,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