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的政府不是输家
(2008-10-23 22:28:36)
标签:
输家社会正义职能工资保障基金东莞杂谈 |
分类: 阅评 |
“救市”的政府不是输家
22日下午东莞召开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市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公布了包括,为合理妥善处理类似“合俊玩具厂倒闭引发的员工工资拖欠问题”,东莞拟成立工资垫付保障基金,以此分担企业欠薪逃匿后工人工资垫付的风险,等七大措施“救市”。(见昨日本报)
在世界经济陷入萧条的大背景下,“救市”成为很多政府的救命稻草,其情倒也切切。针对东莞拟成立工资垫付保障基金的“救市”行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担心“这样会鼓励一部分正在生存边缘的企业不去继续拼搏,反而刺激它提前退出市场”。
这些担心不无道理。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企业欠薪逃匿的利益链条就会发现,政府此举,除了表明政府的责任之外,也是在完成对弱者呵护的政府职能。企业逃之夭夭,该企业工人的工资等权益,难道就应该同样烟消云散?作为企业监管者的职能部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对工人利益的保障等,究竟有没有预防性警示?又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哪怕政府职能部门恪尽职守,也做了预警,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企业还是跑了,政府也还是要收拾留下的烂摊子。众所周知,政府作为个体权益的守护者,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站出来,竭尽所能的维护个体利益。
东莞也不例外,垫付合俊玩具厂拖欠员工工资,貌似对纳税人不公平,实则维护了社会正义。即从现实层面上向公众表明,政府在尽最大努力完成社会的基本正义,每个人的劳动都会得到尊重,付出也会得到回报,而非劳而无获。这种价值常识的成型,政府除了经济的暂时损失,却收获到公众的认可,收获众多具有社会正义品质的公民,这样算来,难道还得不偿失吗?
话说回来,这也不是职能部门懈怠的借口。虽然最后有纳税人的税金作后盾,如同长期研究东莞经济的中山大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江所言,“这种政府垫付办法,没有几个镇能负担得起”。与政府垫付正好相反,这些渎职失职的职能部门,“助长”着企业的倒闭,提高着政府的垫付成本,不是在缩小矛盾,而是在激化矛盾。垫付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即便垫付工资“救市”的政府不是输家,也不能因此而放弃对职能部门失职渎职的查处。政府同情弱者,但不怜悯也不纵容白拿工资不干活的公职人员。纯粹的出于人道意义上的“救市”,要比为弥补职能部门的过失的救助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