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成本才是节能的关键
(2008-10-15 08:15:33)
标签:
环保办公建筑能耗节能空调东莞市杂谈 |
分类: 阅评 |
节能,成本才是节能的关键
主题为“建筑节能改造的希望之路——合同能源管理”的东莞市节能减排技术论坛透露,如果对占全市3亿平方米既有建筑面积90%以上属于高耗能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每年可节省56亿-72亿元。与此遥相呼应的是,于近日出台的《东莞市节能与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节能最高奖励100万元。(综合本报、东莞日报报道)
要把能耗降下来,不能不考虑节能成本。需要判断用于节能的先期投资比因节能省下来的费用多还是少,能不能真正省钱才是关键。举例来说,一个企业的节能投资,再加上可能受到的奖励100万元,与其因节能而省下的钱远不成比例,投资没得到应有回报,其节能积极性在哪儿?
于今年5月至8月组织开展的东莞市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基本信息及能耗统计结果显示,空调是能耗大户。要节能,必须选用节能空调或其他有空调作用的器材,二者自然要算在节能成本内。因我国缺乏最具竞争力的核心节能技术,节能空调成本降不下来。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多掏钱,核心部分的维修同样很贵。消费者当然愿意选择最省钱的方式。限于资料,笔者并不清楚东莞每年节省的56亿-72亿元,节能的投资成本有多大。但节能的主动性取决于真正省不省钱则确定无疑。
这个结果同时显示,政府办公建筑的空调能耗占总能耗达29.4%,非政府办公建筑的空调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高达46.0%。大型酒店的空调能耗占20.7%。乐观地说,政府办公建筑的空调耗能,因公共财政投资一般很少考虑投资与回报的关系,加上政府运行成本本来就有相当大的缩减空间——刚性落实空调不低于26度的国家标准,29.4%可以降下来。但非政府办公建筑与大型酒店的耗能要降下来,如果没有政府硬性的节能规定,就不那么乐观:它们不是单纯的考虑到百分比的升降,而是需要在详细核算投资与回报后,才确定要不要节能。
政府出台硬性节能规定后则不同,节能才是首位,而不是现在的投资后能有多少回报。这样,从眼前来说,能耗确实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降下来。但如果没有核心节能技术的中国制造,不能缩减节能成本投资,于精打细算的企业来讲,无疑是种“迫害”。明显地,节能便宜不了我们自己,节能还有啥意思!即使长远来说,有益的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整个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