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刘翔能让狂热的中国冷静下来吗?
(2008-08-18 23:54: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奥运 |
刘翔能让狂热的中国冷静下来吗?
在刘翔退出比赛两个小时前,我写文希望“我们”不要把他逼得太紧。赛场的下一秒永远都是未知数,一个人也承担不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希冀。想过他可能胜利或失败,但没想过他退出。所以,看到他面无表情的撕掉腿上的比赛号,径直走向休息区,现场观众的惊愕定格在电视画面上。我的怀疑定格于内心之中,失望但并没有表现出来。准确点儿说是替他惋惜,4年备战,这样结局!太遗憾了。
我并不怀疑刘翔的腿伤——他没必要用逃避来证明四年的零积攒——但却希望他是装伤而退出比赛,不是在逃避,而是在用转身而去的背影给国人上一课,比赛只是比赛,它没必要承载着骄傲、虚荣、强大之类比赛之外的东西;他,并不是某群(个)体的国家利益诉求的执行者,或者其他诉求的落实者,他只是刘翔。顶多,这场比赛关系着他自己的利益,在他不得不退出的时候,他有退出的权利。
如果他不是因为腿病退出,完全可以想见未来几天内田径赛场如潮水般涌动的人流,围绕他衍生出海量的话题,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被酝酿成“大事件”,刘翔还能做回原来的刘翔吗?上午田径赛场的座无虚席,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然后呢?他还能不能失败?他失败后会导致怎样的骚动?谁也无法确定。现在,刘翔用转身而去的背影,告诉人们,不要狂热,冷静下来吧。没有刘翔,110米跨栏还在继续,奥运仍在进行。每个人还得吃喝拉撒睡,不过是少看了一场精彩的跨栏比赛而已。
让人乐观的是,网易在刘翔退出比赛后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对他,人们更多的是选择“祝福,希望他早日康复”,58.01%;“震惊!我的天塌下来了”,占12.21%;“失望!奥运我只看刘翔”,仅占7.9%;还有21.88%,“疑惑!刘翔到底怎么了”。可见,在缺少狂热的环境后,人们迅速回归到理性。完全可以期待,之前抱有颇大希望的观众,在巨失望后,能够有所反省。如果说退出比赛,是刘翔的损失,那么刘翔退出比赛的举动,则是以行动向民众传递“需要冷静”的讯息。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刘翔,北京奥运的不完美谢幕,确实让很多人一时找不到方向。还是那句话,暂时的疼痛能够医治长久的伤。祈望刘翔的退赛,能够让我们学到点什么。哪怕是微小的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