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预警能否突破地方利益?
(2008-07-29 23:59: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阅评 |
疫情预警能否突破地方利益?
东莞将建立全国首个突发公共卫生预警信息系统,目前已在22个镇区试用,并通过了省级专家的鉴定。“大幅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等应急处理的效率。去年东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50起,而今年至今才两起。”东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夏宪照表示。(见昨日本报)
一般说,如果不牵涉利益切割,制度、规则就能够落实。东莞市将建立的突发公共卫生预警信息系统,能否依制度、规则正常运作,同样取决于当地对关系到地方切身利益的切割——这个系统的主导在东莞,东莞突破自身利益有无可能?虽然笔者相信当地政府、干部以及负责该系统的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职责意识和危机感。但既作裁判又作公务员,不是社会认可的能够保障制度公平的办法。
那么多地方疫情瞒报不就是为地方利益和官员仕途!疫情上报的越多,就越有可能被指控控制疫情不力,主管领导被免职的可能性也越大。一方面要求下级要如实上报疫情,一方面疫情又决定着下级的“安危”。实话实说,还是瞒报,是个两难选题。除此以外,还牵涉到地方利益。比如报有禽流感疫情后,“疫点”周围3公里内的家禽都要被宰杀。国家补偿又远远小于当地民众的实际损失,国家补偿又有可能转嫁给地方政府来完成,甚至还影响到当地所有相关产业。私己利益驱动着当地对疫情对公共利益的认识,切割自然不易。
现在这个系统成功制约了越级上报。所有疫情都在当地的掌控之下,为当地有选择上报疫情提供了可能。但并不是说这个即将建立的公共卫生预警系统毫无意义,比如它能够让地方及时对疫情作出反应,采取措施控制或防治。笔者觉得,既然是为公共利益安全着想,何不借助这个平台公开疫情信息?不经过筛选的,直播形式的,完成由公众作裁判的大众诉求,以从制度保证客观性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