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阅评 |
技术竞争力是工业城市的生命底线
市经贸局日前发布的《2007年东莞市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情况分析》报告指出,东莞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仅为14%-17%,不到深圳、佛山35%-45%的一半;10亿专项资金用了不到1亿。(东莞日报5月20日)
近段诸多东莞企业面临的困境再次表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寄望于廉价劳动力或政策优惠的企业,并不能走得更远。经历过技术阵痛的企业更应该明白,技术才是决定企业能否更长久的关键。东莞去年工业投资356.45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八大支柱产业共完成投资187.3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的52.5%。但技改投资却与深圳、佛山一比就相形见绌了,让人看不到经历过阵痛企业的努力。虽然可能是东莞一些企业的技术提升空间并不是很大。
真这样,也就使得东莞企业的转型压力更大!再怎么说,大额企业技改专项资金用不出去,与很多地方企业急需技改资金支持相比,总是在浪费机会,在消耗东莞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工业城市在技术方面没了创新,没了竞争力,于这座城市而言,无疑是自残行为。
技改投资有三忧:全省前50家大企业东莞无一入围
http://www.sun0769.com/news/dongguan/wealth/t20080518_373242.shtml
市经贸局日前发布的《2007年东莞市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情况分析》报告指出,东莞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仅为14%-17%,不到深圳、佛山35%-45%的一半;10亿专项资金用了不到1亿。(东莞日报5月20日)
近段诸多东莞企业面临的困境再次表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寄望于廉价劳动力或政策优惠的企业,并不能走得更远。经历过技术阵痛的企业更应该明白,技术才是决定企业能否更长久的关键。东莞去年工业投资356.45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八大支柱产业共完成投资187.3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的52.5%。但技改投资却与深圳、佛山一比就相形见绌了,让人看不到经历过阵痛企业的努力。虽然可能是东莞一些企业的技术提升空间并不是很大。
真这样,也就使得东莞企业的转型压力更大!再怎么说,大额企业技改专项资金用不出去,与很多地方企业急需技改资金支持相比,总是在浪费机会,在消耗东莞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工业城市在技术方面没了创新,没了竞争力,于这座城市而言,无疑是自残行为。
技改投资有三忧:全省前50家大企业东莞无一入围
http://www.sun0769.com/news/dongguan/wealth/t20080518_373242.shtml
前一篇:环境监督员能够恪尽职守吗?
后一篇:东莞最需要没有限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