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仪副总理的眼泪为谁而流

(2007-10-16 20:28:46)
分类: 阅评
 

    副总理吴仪在参加十七大福建团讨论时,倾听基层代表福建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金莲“为了申请办学补助,十几年前,带病进京的她曾在国家有关部委的门前苦坐了三天”的发言时两度潸然泪下。(中国新闻社10月16日
   
   
    素被外界以“铁娘子”之称的副总理吴仪,用她的眼泪向外界传递出其柔弱的一面,泱泱大国的副总理之潸然泪下,令人感慨良多之余,也不禁生疑:她为何泪流?为谁而流?黄金莲代表的“苦坐三天”,也佐证着坊间“跑部向钱”的传言。


    特殊教育的对象是特殊群体,连他们都没能得到公共财政的“主动”关怀,我们有理由猜测:或者公共财政用到了比这一群体更需要关怀的群体上;或者公共财政的怎样用、如何用都存在问题,如果联系到“跑部向钱”,猜测的肯定性则会更大些。


    一般说,个体得不到基本的生存权利比如吃、穿、住、行、教育之类保障,尤其是特殊群体被冷落,那么再充分的理由解释需要黄金莲们“主动”要求关怀(而像她这么好运气的人并不多)的公共财政使用有多么合理,也不能令人信服。特殊群体本来就应该得到社会的特殊照顾,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对这一群体的救助既是国家义务也是人道责任。十几年前国家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恐怕会被人拿来说事,但国家、政府对特殊群体的特殊照顾与经济发展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任何情况下他们都应该被主动关怀,而非遗忘。所以,“公共财政用到了更需要的地方”被职能部门拿来解释,只能说是他们想推脱责任。
   

    那么公共财政出了怎样的问题?使其忽略了需要关怀的群体?公共财政究竟用在了什么地方?使用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跑部向钱”?为何让急需关怀的人苦坐几天?而负责公共财政切割的人(职能部门)在切割时,都做了哪些工作?特殊教育学校都被遗弃在公共财政之外,难道公共财政就是被职能部门随便用到这儿用到那儿的?


    由此,我以为,吴仪副总理的流泪,既有为下边办事在人力、财力、时间上的耗费之多之难,也有为让这些本该得到公共财政“主动”关怀群体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求来的“关怀”而自责泪流,她还想到了那些经历了“千辛万苦”后仍没有得到公共财政“关怀”的群体。


    虽然新闻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哪些部委让黄金莲们必须“跑部向钱”,但依据她的性格对相关部委、当地政府部门的失职责任追究也是可能的,但已经是十几年前了。即便不是时间因素,笔者还是悲观地认为,没有人为当年那些可以定性为失职的行为负责,即找不到责任主体。这也决定着目前事关公共财政使用的任何行为都可能是合理的尴尬现实。实则民众这苦,国家之苦。纵然吴仪副总理潸然泪下也解决不了这一尴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