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盐也悄无声息地咬了民众一口

(2007-08-22 06:52:28)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阅评
    广州市民投诉称“市场上食盐在变相涨价”:1元/袋的旧包装精制盐停售了,1.3元/袋的新包装精制盐在“试行一年”后也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重400克(前两种盐均为500克)、零售价1.3元至1.8元的自然晶盐(海盐)!记者调查发现,有超过六成超市无普通加碘精制盐售卖,众多市民无奈选择自然晶盐或其他一些“贵族盐”。(新快报8月20日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21/6/23/1151f4032c8.jpg
    新包装精制盐与自然晶盐的批发价同为1.1元/包,但前者政府已规定其零售价为1.3元/包,而后者并没有政府定价,盐业公司给出1.6元/包的指导价,绝对的利润诱导销售者尽可能的销售自然晶盐;同时再加上盐业公司的“搭售”——买一箱加碘精制盐,必须同时购买5包自然晶盐,否则就不能批发——更使得精制盐不被销售商喜见,精制盐的市场在盐业公司的软硬兼施下,已经小得不能再小。也就意味着民众已经在为吃盐多花费一些钱。这在物价上涨成风的时候,不是个好消息。
    而盐业公司采取的“软”、“硬”措施:律师表示“搭售”行为明显不当;不给自然晶盐定价则违反了《广东省盐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食盐批发、食盐零售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购销盐产品,并按照政府确定的价格销售”。既损害民众利益,又无视法规条例,盐业公司凭什么这么牛?客观现实是,民众不可一日无盐,而盐这种商品只有盐业公司一家有售。盐以稀为贵,也让卖盐的牛气起来。
    众所周知,当前物价上涨得厉害,说“涨声一片”不为过。民众基本生活费用,也要比平时多耗费一些,不客气地说,已有民众“三月不知肉味”了。这个时候,垄断企业(尤其是民生类企业)更要显出其垄断优势来,像国家储备猪肉一样,以实力影响、抑制住价格的上扬之势。实际上,国家垄断这些行业之初,就有稳定民众基本生产资料费用的目的。而从广东省盐业公司卖出的盐来看,还能看出垄断企业稳定民生的作用吗?倒可清清楚楚地看得见攫取财富的影子来!这不应是一个国家垄断资本的表现!我以为,国家垄断,应该有责任感,能顾全大局。广东省盐业公司的表现,从哪儿可以看出其顾全大局?悄无声息地咬民众一口,很聪明地暗暗发力,总有点投机倒把者的模样!
    一个企业,明目张胆地违法操作,又不顾全大局,又有着自以为巧妙地咬了别人一口,别人却不知道的阴险,已经不能为社会容忍。而它的垄断性,更决定对其的不可原谅。社会得以前进的动力,就在于有责任心的“善”的资本——起码不是太损人利己——之推动。广东省盐业公司,被利润冲昏了头,而民众只有接受的份儿,是垄断资本不断作恶的原因所在。所以,即便是广东省盐业公司明目张胆的咬民众一口,也不会怎样,顶多民众被咬时,要多喊上几声。可人总得吃盐啊!很悲观吧,但事实就是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