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欠"了我九元!

(2007-08-10 10:24:57)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教育纪事

      “老师,你先替我垫上吧,等我有钱了再还你。”毕业典礼后,西星同学这样对我说。“也只有这样了,有可能你会欠我一辈子的。”“不会的,老师,有钱了我就上你们家还你!”他很认真。实际上,我也没有替他垫那9元钱。结算学期奖金时,会计郭老师说,校长让你垫上9元。我拒绝了。这钱并不是我欠的,凭什么要我垫!
      说起收钱,真让人生气。快放假时,校长不知从哪儿带些什么读本,每个学生都得买,再加上还要收暑假作业钱,家长意见很大,收钱难度自然也不小。几个年级的班主任也都懒得收——学校一有收钱这样的“好事”,就找到了班主任。过了两天,我才给学生说这个事儿。学生一听,就议论开了:去年就买了,怎么今年还买呀?我们家好几本了!“记住,回家给家长说,这不是老师要你们买的,是校长!”我比较不喜欢家长因为这些事来找我,就推给了校长。
      其他班已经收的差不多了,我们班还没学生交。自己也觉得 “面子”上有些过不去,而内心中确实不太赞成学生买这种无用之书。但是大家都知道,在两种较量中,“面子”还是要占些上风的,因为“面子”与自己在学校利益、评价一类挂钩,再者,我也比较虚荣,希望从“收费”得到学生广泛支持上找到教师的成就感。
      于是,我就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们讲交这9元钱买什么读本的意义。实际上整节课都是围绕着“你们支持不支持老师就看你们的实际行动了”主题来给学生“洗脑”的。当然,也少不了“恐吓”,“谁要是拿不来钱,就不要来上学了,反正课已经上完!”学生们都静了下来。我有些暗喜,以为这种威逼利诱起到了些作用。
      第二天,班里静悄悄地。以往这个时间已经都开始早读了。收钱的事到快中午时才想起来,就说,“都把钱交上吧”,结果居然没人交。理由出奇的一致,“忘记拿了”。只好再把昨天的意思重复了一遍,威胁的意味加重了。很受伤,我以为仅仅用“支持不支持”就能搞定他们,结果居然这样……
      下午,还是只有几个学生拿来了。其他学生,在“支持不支持”这种道义的压力下,并不敢明确拒交,以“爸妈不在家”之类理由解释。这种有意的“抵抗”,刺激着我,下意识地认为教育之失败,多了几分对学生的反感。自然,威胁也加重了,甚至给出了最后期限,“明天一天,再拿不来者,咱们班可不欢迎你来了!”之后,我问陪陪——自认为信得过的学生,“你到底是不交还是忘了?”结果她说“不交”,我一时无话可说,走出了教室。整个下午,总觉得脸上挂不住怎么的。
      之后几天,在我的恼怒中,陆续有学生把钱拿来,甚至有个女同学是哭着来的。但是“面子”要求我必须做得更好,已经彻底把不希望他们交钱压到了心底。虽然“不欢迎不交钱的学生上学”,在嘴上说得比较厉害,但却不会付诸行动,这是底线,要不可会犯错误。但作老师的,“整治”学生都是有“权力”的。我也给了不交钱的学生一个任务,打扫卫生(包括厕所),以及在心理上对他们孤立,“和他们说话就等于和老师作对”。轮到陪陪打扫卫生了,她却坐到那儿不动,我也束手无策。幸好,其他几个被罚的学生还比较给我“面子”,总算过去了。当然也少不了要说“你可以回家了,就当我这几年没教过你”之类的话。结果她居然当着很多学生的面收拾东西,倒使我担心起来,万一不来上学怎么办,岂不是她一生再想起这事时都不能原谅我?而且稍后几天还要抽考,她可是得力干将呀!放学后看她没有把收拾的东西拿走,才放心些。
      几个晚上睡觉,甚至都想着怎样“战胜”,无意识中居然把这当成了“战斗”。短短几天,已经把我一期来的信心伤害到无,脾气也消退了些。没想到,陪陪居然拿了钱来。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些了,这多少让我好受些。神经也用不着绷那么紧了。还有几个学生没拿来,但我的语气、态度已经缓和了很多。到最后,只有西日的钱没交上,他爸爸不在家,妈妈不给钱。那几天,我给同事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人对人的控制,可真是难,无论多大多小。   
      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好多天,现在还是不太愿意给别人讲起。回味失败,总让人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但说实在的,那几天的感受,是我几年教育经历中最多、最深刻的。只是有时候我在想,这是在为虎作伥吗?为了所谓的“面子”?就再也找不到乐观的理由,显然,更长时间里,还要面对类似抉择。为了面子,还有更多学生要有如此经历,一直被老师们强调的自由、权利一下子被剥夺了!而且还被压上了道德的担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