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以说佛山这座城市太脆弱么?

(2007-08-10 10:19:44)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阅评
     在佛山禅城多个路口,“红灯停,绿灯行”的常识并不可靠,如果看到人行横道绿灯变亮了就勇往直前的话,就有被汽车撞到的危险。前段时间,佛山举行居民出行调查,不少市民反映,禅城部分路口的交通灯设置有问题,行人在过马路的时候,会与转弯通过的车辆发生冲突,出现人车争道的混乱局面,形成了不小的交通安全隐患。(南方都市报8月1日)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10/10/15/114e7450b6c.jpg
     一个小小的交通问题——并非于民众安全而言——交通灯设置,居然耗了这么久,而且如果没有佛山全市范围内的全民出行调查,恐怕交通部门还在无动于衷。饱受煎熬的当地民众,之前也会无动于衷?不大可能,交通部门可能都是些“神”人,不需要穿行于禅城的交通灯设置有问题的路口,也或者他们有特权,或车或人都要为其让路,更或者他们根本没有安全担忧,他们可是管交通的;民众没那权利,也没那么修行,只有不停地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没人回应。要不,为什么小小的交通问题都能困扰民众这么长时间!
     一叶知秋。从交通部门对民意的回应,说民众并不是他们的首要考量因素,并不为过吧?我们也会不由得猜测,民众的其他利益诉求,相关部门又是如何回应呢?如果佛山民意渠道比较畅通的话,那么在主管部门——比如交通部门,多次反映交通问题——碰壁的话,只有继续向更上级反映,国人传统习惯于“上达天庭”,上头说话了,下边办事也就容易了,即这些交通隐患早就排除了。但也可能,渠道是“畅通”的,只是“天庭”对民众利益并无太多热情……因为我们知道“上行下效”这个词。
     或前种因素,或后种因素,于佛山民众都是不幸的。在这种政制下,民众利益还如何被保障?可以断言,佛山这座城市是脆弱的。不仅指交通,而是整座城市,所有。政令不通,是现代政府的大忌,如上面分析,哪种因素客观存在,佛山都摆脱不了这种困境。民众利益无从维护,甚至民众整体都有不安全感——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的话,同样是现代政府之大忌。缺乏广泛民意支持的施政,显然让人无法想像这种施政能有怎样的乐观!说明白点儿,这个城市的两大“组织”,公职人员,将会一盘散沙,连权力都不能被有效遵从,他们还畏惧什么?还有什么可以使他们团结起来?民众,在权益从不被人重视的语境下,又怎么会乐意成为政府希望的力量?凭什么可以乐观地认为民众可以被有效组织起来?我的意思是,在紧急状态下,佛山,“人”的一盘散沙,将使得佛山脆弱不堪!
     权力体系,社会秩序,人,这些在佛山表现得不堪一击的元素组合起来,能够摆脱其脆弱的本质吗?当然,我这么说,似乎有点危言耸听,结果怎样,得靠时间来证明。可以肯定,如果不出意外,即佛山交通灯设置不当导致交通混乱,不是孤例,而是佛山现状的一个缩影的话,那么“佛山是一座脆弱的城市”就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不过,我倒希望这个结论有点武断,希望佛山交通的乱象只是这座有着生机活力的城市的偶然失控,虽然失控的比较久,民众也为此付出了很多。一座城市,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秩序,如果没有上情下意通达的渠道,如果不能把民众利益放在首位,也只能说,城市是脆弱的。假如佛山是偶尔失控的话,我以为,就应该找找失控的原因——比如从交通部门那里,民意怎么回应的——之类,以防止这座富有生机活力的城市沦陷,真的脆弱起来。“红灯停,绿灯行”,应该成为检验佛山,不仅交通的一个基本常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