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莞更需审计后的惩治风暴

(2007-08-02 21:10:06)
标签:

东莞

审计

分类: 阅评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2/21/3/114c02008c6.jpg      7月27日,东莞市审计局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关于东莞市2006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披露:部分专项资金预算完成不够理想,其中创业东莞工程、科技东莞工程以及全市困难家庭住房保障经费,分别仅完成预算的7.78%、20.10%、16.26%;福利基金没有也达到要求的70%,大量资金未用的情况下,还被金菊福利院挪用;部分基建工程多计多付工程款,损失浪费等现象依然存在。(南方都市报7月30日
      虽然东莞市审计局给2006年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戴了个“财政运行正常,本级预算执行核财政收支情况良好”的高帽子,但从披露的情况看,东莞市公共财政收支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以连续三年投放未达标的福利基金为例,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是福利基金最终目标,这些群体利益如何保障?确切地说,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尚不达标又被挪作他用,对这部分群体岂不意味着雪上加霜?数字太简单,似乎并不能寄托太多感情因素,但想想那些需要救助的孤寡老人,残疾群体的一日三餐,再想想他们住的穿的用的,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又是怎样的情形,就会清楚数字背后的辛酸了。
      东莞的房价过高,已是事实,广东新地王就诞生于东莞。民众买不起房,应该比很多城市要严重。城市困难家庭的住房困难更大,但东莞市2006年困难家庭住房保障经费仅完成预算的16.26%,也就是说,理论上还有83.74%的贫困家庭在住房困难面前只能是“一个人的战斗”,东莞市政府欠他们的,或许能够还上,但他们在这一年里,风雨天是如何过来的印记恐怕一辈子也消除不了。何况,完成的那部分预算被挪作他用的可能性还很大,从东莞公共财政使用情况推测。保不准还要被浪费之类。
      不管其他你做的再好,对这部分最需要社会救助的群体没有救助,或者救助的不够好,而这种社会救助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是实现社会保障的最低纲领和目标,即东莞市连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没有做到,有什么可炫耀的呢!谁可以乐观起来?不客气地说,这是东莞市政府的失职。当然,熟悉东莞经济发展的人,也一定会作出这么个结论:东莞市社会保障与其经济实力不相当。如果经济的发展只为了数字快感,那么这种经济发展不要也罢。公众需要的不是数字,而是政府部门的切切实实地行动。
      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社会福利,在东莞市最低层次保障尚不及格的情况下,没必要奢谈最高层次。我以为,一个地方,有必要弄清楚其经济发展的目的,有必要明确政府职责。而像东莞这样经济强市,保障弱市的尴尬,刺痛地方政府的同时,也刺痛我们这个社会的保障体系。从来在建立工业园区,在发展领导确定的某个项目时,公共财政都是大张旗鼓强力支持,不独东莞。而在关系民生的问题上,或推三阻四,或敷衍塞责,从来都不愿意畅快地答应,公共财政只能算“小手笔”,甚至成了吝啬鬼。
      公共财政面临这种尴尬,当然也非东莞一地,不过东莞更突出些而已。这与有权使用公共财政的群体有关。虽然理论上人民才是公共财政的最终决定者。一部分人民代表的不具有代表性,是种因素;一部分群体无代表,也是种因素,这种现象是社会保障弱市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代表,只有权力,依靠权力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堪一击。既无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也不利于公众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本应该群体分享的财富,不公平的划分,富了的人暗自偷笑,穷了的人成了社会稳定的“定时炸弹”,很要命。所以,东莞市更需来场审计后的惩治风暴,以维护“暂时”的公平,以挽救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