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过性病理性Q波是心肌顿抑的心电图特征

(2010-06-12 20:55:45)
标签:

健康

临床上,病理性Q波多与心肌梗死相联系,其中梗死性Q波往往持续数月至数年,大部分还将永久存在。在急诊实践中,尤其是心脏急性缺血事件中,有时会见到一些病理性Q波的出现仅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同时又不伴有反映心肌坏死的生化指标(CK-MB,TNT或TNI)的变化(升高),这种呈一过性变化的病理Q波在急性心肌缺血中的意义如何?认识急性心肌顿抑的临床特征以及与病理性Q波的关系,对于急诊急救工作来讲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报告2例典型的心电图一过性病理性Q波的变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籍此强调急性心肌缺血事件中病理性Q波并非仅是心肌不可逆损伤的代名词[1],还可能是心肌顿抑的特征之一。
    病例1,男性,70岁,既往冠心病史10年,因“发作性胸闷2天,加重1小时”于****年11月8日20时急诊来院。查体:BP100/60mmHg,P76次/分,R22次/分,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清,HR76 次/分,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急查TNT<0.1ng/ml,CK 117IU/L,CK-MB<5ng/ml;12导体表心电图显示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V1 rSR、V2 rS、V3 RS、V4-5 qRs(图1),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