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在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术前超声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患者行经导管膜部瘤型VSD封堵术,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行术前筛选分型、术中监测及术后复查。术前超声检查将膜部瘤型VSD的解剖特点分为4
种类型:1
型为囊袋型,2型为漏斗型,3型为菜花型,4型为管状型。结果:40例膜部瘤VSD中,囊袋型20例、漏斗型10例、菜花型4例及管状型6例,全部成功封堵,术中造影证实术前超声测量膜部瘤VSD部位、形态、大小(包括右室面缺损外口大小数目、左室面缺损内口、膜部瘤深度、宽度)
与实际一致,封堵成功,5d后经胸超声检查未见残余分流。结论: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在膜部瘤VSD分型封堵术前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近几年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应用较为广泛,室间隔缺(ventricularseptaldefect
,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根据缺损部位将VSD分为膜部VSD、漏斗部VSD和肌部VSD,其中膜部VSD约占先天性VSD的80%
,临床上需要封堵治疗的绝大部分为膜部VSD。如何确定最佳治疗对策,是临床最关注的问题。经胸超声心动图作为心脏检查的重要手段,可提供膜部瘤VSD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利于临床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本研究进行了膜部瘤VSD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的结果分析,以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部瘤VSD分型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住院患者共40 例,其中男15 例,女25例,年龄2~22
岁。均为先天性膜部瘤VSD ,其中囊袋型20 例、漏斗型10 例、菜花型4
例及管状型6 例。
二、仪器与方法
1.
GE 公司生产的Vivid
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M3S探头,频率2.5~3.5MHz
,具有局部放大及谐波显像功能,自动存储动态及静态图像,并将患者详细资料及声像图存于工作站。
2.
检查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行左室长轴切面观察膜部瘤VSD与主动脉瓣的关系,是否有主动脉右、无冠瓣脱垂,瓣叶形态有无异常,瓣叶回声及是否有瓣膜返流。大血管短轴切面观察膜部瘤大小,准确测量左室面缺损大小、右室面缺损大小及膜部瘤的囊袋宽度与深度。观察与三尖瓣隔瓣的关系及周围的组织是否粘连,三尖瓣返流程度及返流量。在心尖五腔切面观察膜部瘤VSD的形态并将其分型。
3.
封堵方法:经皮穿刺股动、静脉,内置鞘管。从股动脉逆行送猪尾导管到左心室,行右心室造影,观察VSD大小、形态、位置。在右冠导管的帮助下,通过VSD送泥鳅导丝并拉出股静脉,建立股动脉-
主动脉- 左心室- VSD - 右心室- 右心房- 下腔静脉-
股静脉的钢丝轨道。沿股静脉导丝送入适当型号长鞘到左室,退出导丝及扩张器。根据超声及术中X
线导管造影检测的大小,将合适的封堵器固定于输送导管上,沿长鞘将封堵器送至左心室打开左盘,缓慢回撤长鞘,使左盘紧贴VSD,左室面打开左盘伞,确定位置合适后在VSD右室面打开封堵器的右盘伞,使双盘夹紧VSD两侧。行超声检查观察有无伞周残余分流,无分流时封闭VSD
,释放封堵器。
结果
40
例先天性心脏病膜部瘤VSD,缺损分流均为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全部封堵成功。囊袋型20例患者(图1A)
,缺损左室面测量约为4~12mm ,VSD的宽度一般大于7mm
,但小于9mm。其中右室面1 个外口者12 例,两个外口及多个外口者为8
例(其中2 例为左室右房通道,见图2) ,测量分别为3~5 mm
,与三尖瓣隔瓣及周围组织粘连的为17 例,3 例VSD
边缘光滑平整与周边结构无粘连,粘连者可探及不同程度的三尖瓣返流,缺损右室面外口分流束较细,个别患者伴有轻度的主动脉瓣脱垂。漏斗型10
例患者(图1B) ,左室面测量约为5~8 mm ,其中右室面1 个外口者8 例,2
个外口者2
例,2个外口者则与周围组织及三尖瓣轻度粘连,三尖瓣返流少量。漏斗型膜部瘤VSD
宽径小于囊袋型VSD 的宽度,一般不超过7
mm。缺损右室面外口彩色血流分流束较细,主动脉瓣脱垂较轻或无脱垂。菜花型膜部瘤VSD
患者为4 例(图1C) ,该型左室面缺损较宽,一般在10~16 mm
,膜部瘤的瘤深较浅,瘤宽增大,右室面分流束呈多个外口,彩色血流显示:缺损右室面分流口血流束较宽,与周围多处腱索粘连,三尖瓣均可探及轻至中度的返流,因左室面缺损较大,经常伴有主动脉瓣脱垂并瓣窦部分堵塞左室面缺损口。管状型膜部瘤型VSD
患者为6 例(图1D)
,缺损形态细长,呈管型,也称隧道型。此型左室面缺损较小,约为3~6 mm
,膜部瘤深度较长,宽度较窄,左室面缺损口与右室面缺损口大小基本相等,在封堵过程中因管腔狭小导丝不容易通过。此型患者伴主动脉瓣脱垂较少见。临床医生可根据其诊断结果判断封堵左室缺损口,右室缺损口及囊袋内。
http://www.365heart.com/upload/newsimg/200852711265858.gif